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唐孽子 > 第1554章 大格局(万字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54章 大格局(万字求月票)

  大唐孽子

大唐邮局的成立,显得有点高tiáo。


唐俭这个户部尚书亲自兼任了大唐邮局的局长,并且还从观狮山书院商学院抽tiáo了吕小北负责具体事情的落实。


这个吕小北跟陈斌是同窗,都是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第一批的学员。


如今在商学院里头,也算是颇有名气的教谕。


他的父亲吕qiáng早些年就是一个茶商,吕小北也算是从小耳濡目染,对商业上的事情很是jīng通。


要不然也不会在商学院毕业之后就顺利的留下来当了教谕了。


这一次,唐俭为了让大家充分的认识到大唐邮局的好处,专门召集了不少报社的写手开了一个发布会,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把大唐邮局的定位、使命和运营方针等各方面的内容都给介绍了一下。


之后,不管是《大唐日报》还是其他的各种报纸,都对大唐邮局成立的事情做了非常广泛的报道。


长安城的勋贵世家也好,普通商家百姓也好,都算是在短时间内就知道了大唐邮局的存在。


“小北,这一次你可是处在风口浪尖,务必要把这个事情搞好,要不然就对不起太子殿下的看重了。”


在作坊城中的一处院子,吕小北刚刚回到府中,就被自己阿耶叫到了跟前。


吕qiáng十几岁开始经商,对大唐这些年发生的变化也都是看在眼中。


“阿耶您放心,我知道事情的轻重的。


这是太子殿下监国以来安排下来的第二件大事,能够交到我来具体执行,我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其实这个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不见得就那么的困难。


太子殿下已经把大的框架给定好了,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各个州县的事情具体落实下去而已。


大唐邮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结合了现在的驿站之后进行完善而成的。


有太子殿下的支持,这个事情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吕小北对自己将要负责的事情,显然是信心满满。


作为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的教谕,这些年他也是研究了不少商业案例。


现在能够有机会自己出手cào刀大唐邮局的组建与发展,他自然是非常上心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要真的把这个大唐邮局搞好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在长安城来建立这么一个体制,那确实不是很难,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可不是这样。


大唐地域辽阔,特别是辽东道、镇北道等地方,一个县的面积比关内道一个州的面积还要广阔。


在这个邮局的建设过程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你还不能单纯的使用某一种方法去进行解决。”


吕qiáng显然没有自己的儿子那么乐观。


吕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看上去比较有前途的子嗣,吕qiáng自然不希望吕小北把事情给搞砸了。


“我明白您的担心,不过其实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这一次太子殿下一口气要求建立起全国各道、州、县的邮局体制,自然也是给了充分的支持的。


户部已经将相关的费用专门划拨出来了。


我准备首先把各个州的邮局给建立起来。


这些州府的邮局负责人,我准备一个冲当地世家子弟中选择,另外一个从各个书院的学员之中选择。


这么一来,两个人搭配着展开工作,既能解决当地的一些具体问题,也能及时的跟长安城这里保持沟通。”


千头万绪,要做的事情很多。


不过吕小北显然是已经把大的框架给屡清楚了。


这么一来,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要不然的话,大家都跟无头苍蝇一样,那就麻烦了。


“既然你已经有了主意,那就大胆的去做吧。


在这个过程之中,及时跟唐尚书和王掌柜保持沟通,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意孤行。”


吕qiáng自己不过是一个贩卖茶叶的商家。


虽然这些年也算是挣了一些钱财,但是不管是见识还是财富,其实都还比较有限。


所以他真正能够帮助到吕小北的地方,其实是不多的。


好在他也有自知之明,除了提醒吕小北一些事情之外,并没有多加干涉。


……


“阿耶,太子殿下每次都是搞这么大手笔的事情,会不会有点好大喜功了?”


萧府之中,萧锴跟年迈的萧瑀在书房之中说着话。


“什么叫做好大喜功呢?”


萧瑀很是淡定的瞥了一眼萧锴,显然不是很认可他的说法。


“先是搞出面向全国的人口tiáo查,然后现在又是组建什么大唐邮局。


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小事,真的要做好的话,难度非常的高。


最关键的是这些事情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是一个很值得让人感到怀疑的东西。


花费这么多的钱财去搞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让人感到怀疑啊。”


在萧锴眼中,人口tiáo查也好,大唐邮局也好,基本上都是不会直接产生收益的事情。


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却是非常的多。


这么一比较的话,就觉得这个事情好像有点不值得去做了。


“我的观点跟你不大一样,你会有这个想法,说明你的格局还是太低了。


太子殿下安排下来的这两件事情,其实每一件都不简单。


如果真的能够顺利的搞出来,那么这绝对是属于有大格局的事情啊。”


萧瑀那可是三朝元老,说不定到时候都是四朝元老了。


那个眼光,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较的。


“大格局?阿耶您的意思是这个大唐邮局的背后,也蕴含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萧锴还是太年轻,显然是看不到那么深远的意义。


“当然了!大唐立国以来,统治区域越来越广,如今更是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海外各地了。


要维持这么广阔土地的统治,单纯的依靠军事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所谓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国家的治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大唐邮局的建立,一方面是相当于朝廷进一步的把触角伸向了各个县,甚至是各个乡村。


虽然这种影响可能不是那么的直接,但是一旦大唐各地的消息能够比较畅通的流通,那么间接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举个例子,如果岭南道有个小县城里头有人要举报某个贪官wū吏,那么他只需要往邮箱里头投放一封信,成本非常的低。


但是如果是放在现在,人家要翻山越岭的来长安城举报,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当然了,这个举报的过程肯定也没有那么简单,当地官员也肯定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拦。


但是至少相当于给各个官员做事多了一个掣肘的东西,让那些官员不至于有天高皇帝远,做事乱来的想法。”


萧瑀随便举了一个大唐邮局带来的影响的例子。


这个影响显然不是李宽搞大唐邮局的初衷,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如果只是要监察百官的话,御史台就可以去做,也可以让百骑司去做,并没有必要耗资巨大的去成立大唐邮局吧。”


萧锴仍然不是很能接受自己阿耶的这个解释。


“监察百官只是其中一个效果,最关键的还是大唐邮局加速了大唐各地之间的信息和货物的流通。


这些年,由于商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也比之前多了许多。


那么多人背井离乡,跟家乡之间的沟通其实也是很有必要的。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信息沟通,对于进一步的促进各地的人员和商品流通是非常有好处的。


像是岭南的水果,在本地可能一文不值。


但是制作成罐头之后,在长安城就能卖上好的价格。


很多商品在本地都是非常廉价,没有什么意义的。


但是在一些地方却是非常受欢迎。


通过大唐邮局的建立,各地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相关的信息,促进商品的流动。


并且,这对于安稳人心来说,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要不然很多人离开家乡之后,家人连他的什么的动静都收不到,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萧瑀虽然能够感受到大唐邮局的好处,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是他提出来的。


要让他一二三四的说出特别多的好处,也是有点qiáng人所难了。


不过就现在这个认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反正按照您的意思,太子殿下搞出来的这个大唐邮局,我们配合着做好就是了,对吧?”


萧锴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大唐邮局的意义,不过自己阿耶都表示了认可,他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嗯,好好配合一下吧,特别是涉及到江南老家那边,不要掉链子了。”


……


“郎君,太子殿下这是公器私用,直接让大唐邮局从奔驰四lún马车作坊采办五百架马车,这个做法也太过分了吧?”


城南马车行里头,韦宝很是不满在站在韦思仁面前抱怨着。


反正房间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有些出格的话,说了也不怕被人听到。


“如果大唐邮局真的按照太子殿下公布的方案进行推进,那么需要的马车远远不止五百架。


这个订单,确实不能让奔驰四lún马车作坊完全吃下去。


不过陛下如今已经南巡了,朝中几乎都是太子殿下说了算,我们应该要怎么阻拦这个事情比较好呢?”


韦思仁自然是对大唐邮局现在的马车采办事情不满的。


但是要怎么把这个局面给翻转过来,他却是还没有想到什么好主意。


将质量,城南马车行是绝对不敢说自己的质量比奔驰四lún马车作坊生产的要好的。


将成本,自己是有一些优势,但是他也听说这笔订单,奔驰四lún马车作坊给了一个优惠价。


这个优惠价,肯定比自己现在正在售卖的价格要低。


虽然自己如果一口气拿下五百架的订单的话,也可以给一个更低的价格。


但是人家要是耍流氓,拿大量采购的价格跟自己的零售价格相比的话,在流程上还真不能说一定有问题。


最关键的是cào作这个事情的吕小北,完全就是观狮山书院的人,铁杆的不能再铁杆的太子党。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韦思仁很不满,一时半刻也不知道要从哪里切入进去。


“我听说这个大唐邮局,单单初始的筹建费用,户部就划拨了三百万贯,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投入。


这么多的钱财,没有经过朝臣的充分讨论就开始实施了,我觉得应该不是很妥当的吧?


可不可以让御史台那边发发力,先把这事给搅黄了?”


韦家跟御史台的关系还算不错,里面有好几个御史都跟韦家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所以这个时候,韦宝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利用御史台的力量。


历朝历代,一旦碰到类似的大事的时候,御史们是最积极的。


这事扬名立万的好时候啊。


“御史台的那帮人也不傻,这个事情虽然耗费巨大,但是不管是对于勋贵世家,还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你让他们怎么跳出来反对呢?难道就因为花了比较多的钱财,就要反对吗?


那户部每年花费那么多的钱财去修建水泥道和铁路,那就更加应该反对了。”


韦思仁现在也学聪明了,不会傻傻的什么时候都让御史台的相好出手。


“如果通过朝堂上的手段没有办法解决的话,那我倒是有一个大胆的提议。”


韦宝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脑子尽量变得清醒。


“什么建议?”


“太子殿下不是一向是非常讲究遵守商业规则,希望大唐的商业都能在规则内进行发展吗?


那么这个大唐邮局的马车购买,也应该按照规则来购买啊。


他们需要多少辆马车,有什么特别要求,这些都应该对外公开,然后让所有的商家都参与到报价之中。


最终根据大家报价的优劣来选择从哪里购买。


在这个购买过程之中,最好还要有御史台的御史负责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公平。


这样一个提议的话,很多人应该都是会支持的,御史台应该也乐意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姜还是老的辣。


韦宝在长安城商圈混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很显然,他发现使用yīn谋诡计没有用之后。


果断的选择了使用阳谋。


这么一来,李宽会同意他的那个方案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听说奔驰四lún马车作坊那边已经在开始准备第一批特供给大唐邮局的马车了。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提出这样的建议,那就相当于把他们给得罪狠了呢。”


这个时候,韦思仁难得的犹豫了起来。


没办法,如今的局面,对他来说实在是谈不上有利。


他虽然眼红奔驰四lún马车作坊的收获,但是如果干扰这个事情的代价比较大的话,那么他也不一定会考虑的。


“这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奔驰四lún马车作坊作为大唐排名第一的马车作坊,跟我们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差。


在很多场合,我们都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要是这一次我们能够把他们吃到嘴里面的肥肉给撬下来一块,那么也算是扬名立万了。”


韦宝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方案其实非常的可行。


李宽是什么性格,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特别是李宽对于大唐商业的态度,他们这些商家就更加清楚几分了。


“既然你觉得可以试一试,那就试一试吧。


不过这个事情也不要玩过头了,到时候不好收场就麻烦了。”


韦思仁终归还是同意了韦宝的方案。


不给奔驰四lún马车拖一拖后腿,自己这边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


“使臣,长安城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那个大唐邮局的事情。


这算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掌权之后提出的第二件大事,您觉得我们有没有必要也跟着学习成立一个新罗邮局呢?


新罗使臣府邸之中,金大bàng放下手中的《大唐日报》,跟金胜qiáng商量着事情。


作为首个全面唐化的番邦属国,新罗现在几乎是什么都跟着学习大唐。


就连十八部的结构,金胜曼权衡利弊之后,也选择了跟随。


甚至金胜曼去年的时候还正式的在金城设立了新罗书院。


书院里头各个学院的结构都跟观狮山书院一模一样。


哪怕是他们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还非常的片面,非常的肤浅,但是他们却是选择了跟随。


不管是书院的质量怎么样,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虽然新罗每年都有很多勋贵子弟寻找了去长安城游学,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去大唐的。


新罗书院就是为他们而设立的。


“大唐那么大,信息传递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哪怕是勋贵世家,要从镇北道、岭南道等地传输消息回长安城,都甚是不便。


虽然很多人家也开始养殖信鸽,通过信鸽能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是五力进行跨越县城的信息传递的。


虽然我没有完全搞明白大唐太子殿下的想法,但是这个事情应该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这么多年来,大唐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没有出错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要跟随。


并且在这个事情上面,我们是有优势的。


新罗的国土面积没有那么大,如果设立新罗邮局的话,不需要花费特别大就可以顺利的运行起来。


并且我们的信件传递效率,肯定是要比大唐快的。


你想一想啊,一封信如果要从长安城送到永平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