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唐孽子 > 第1553章 大唐邮局(习惯性万字大章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53章 大唐邮局(习惯性万字大章了)

  大唐孽子

大唐的商业发展,如今是日新月异。


各种各样的新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当然了,这些刚刚兴建的作坊,对大唐的赋税收入没有特别大的贡献。


但是因为这段时间各种各样的展会的举办,让很多作坊的销售额都bào增。


最近一个月的销售额,比往年两个月的都还要高。


虽然不是每个作坊都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工商业繁荣的景象,却是许多人都能感受到。


“太子殿下,长安城今年一到四月的赋税收入已经初步统计出来了。


从目前初步的数据来看,今年的赋税收入相比去年有了三成的增幅,并且四月份的增幅明显高于之前三个月,几乎就是比往年上涨了八成之多。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长安城今年的赋税收入比去年增加五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可以更高。


这在历年的统计之中都是非常少见的。”


户部尚书唐俭拿着一本汇总的数据表来到了李宽面前,汇报了一个好消息。


这些年,他这个户部尚书的日子过得可是很不错。


虽然朝廷的支出在不断增加,但是赋税收入的增幅也是很不错。


这么一来,他这个户部尚书的工作就好做很多了。


今年要不是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修建耗费巨大,他这个户部尚书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管钱的人,只要钱足够多,就可以过得很爽。


要是没有钱,天天都要想着筹集钱财,那么日子可就难过了。


“哦?往年的增幅不是一般都只有两成左右吗?


为何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是只有长安城这样,还是其他州县都有类似的情况?”


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说,多几个点和少几个点的增幅,影响其实挺大的。


主要是这个基数很大,差几个点就差很多。


大唐的赋税在贞观二十年的时候首次突破了五千万贯。


然后在贞观二十一年就直接突破了六千万贯。


按照现在的趋势,今年突破八千万贯也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明年就有望首次突破一亿贯钱。


这个时候,几个点的差异就是几百贯钱。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几百万贯钱能够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至少用来修建水泥道路的话,足够修建一条重要州府之间的主干道了。


“目前只是统计的长安城的情况,其他地方的情况可能会比长安城差一点,但是也不会差的特别多。


特别像是登州、凉州、扬州、杭州等地,增幅很可能可以接近长安城。


至于四月份的增幅远高于前面几个月,下官认为应该是展览会的功劳。”


唐俭虽然在大唐朝堂上的存在感没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那么qiáng,但是人家也是响当当的一放大佬,能力还是有的。


再说了,哪怕是他的能力差一点,户部那么多的官员胥吏,总有能力qiáng的。


所以对于这个赋税数据的变化,户部早就分析完成了。


“展览会的功劳?展览会对我们的赋税收入有什么影响吗?”


最近举办了很多展览会,这个事情李宽是知道的。


不过他现在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非常的多。


大多数时候,他只知道最近发生了某件事,但是这件事的背后有什么故事,有什么影响,他就不一定知道了。


毕竟一个人的jīng力是有限的。


他又不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


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自然就要睡觉的。


“这个影响可就大了!


通过这个展览会,大家对于很多自己以前想要购买但是一直买不到的东西,突然发现了合适的选择,所以就开始购买。


通过这个展览会,不少商家曾经有过的想法,但是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觉得没有办法实施,现在也变成了可能。


通过这个展览会,很多人本来只是去看一看凑热闹的,但是却是发现了新的商机,开始扩大自己作坊的规模或者经营种类。


如此种种,但凡是参加了展览会的铺子或者作坊,这段时间的业务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他们不断的招募人手,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都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赋税收入的。”


唐俭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赋税收入变化的原因。


“哦?没想到这个展览会还有这个功劳啊。


难怪王富贵之前跟我汇报说要单独修建一座展览馆。


现在看来,这个展览馆还真是很有必要的。”


李宽前世虽然也参加过车展这些展览会。


不过,那个时候看车展,主要是冲着车模去的。


特别是早些年对车模的穿着没有特别多限制的时候,那是一个比一个穿的少,还真是搞不懂大家是去看车的,还是看车模的。


后面车模少了,观看车展的人数也就明显有了下降。


李宽来到大唐前的好几年时间,都没有再去参加车展了。


“现在我们大唐的作坊越来越多,但是各个作坊的情况,除了相熟的人之外,大部分都不为人知。


可能某个掌柜明明对某种零件有很迫切的需求,但是却是没有及时的找到相关的生产作坊,最终选择了一个不是很好的选择,甚至是取消了原本的规划。


但是同个这个展览会,我们就可以让很多的作坊之间彼此知道对方的情况。


至少知道这些作坊是做什么的。


如果自己有什么需求的时候,立马就可以想到有哪些作坊的存在,可以去上门沟通一下。


我听说王掌柜每次举办展览会的时候,都会安排伙计详细的记录各个参展作坊的情况。


然后汇总印刷成一个册子,赠送给各个参展的商家。


这个小册子,如今已经成为了许多作坊主的宝贝呢。”


唐俭把自己了解的一个趣事说了出来。


虽然大唐的报刊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发达了,但是整个大唐社会的信息流通,还是比较缓慢的。


特别是各个跨行业的作坊之间的信息流通,就更加缓慢了。


哪怕是到了后世,只要不是那些大企业的消息,哪怕是同行的人,也不见得知道其他公司发生了什么事情。


更加不用说现在的大唐了。


王富贵搞出来的那个小册子,虽然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是毕竟算是收集了一批作坊的信息,能够让相关的人员知道行业的情况。


之后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聚会、沟通,自然就能有力的促进沟通。


“唐尚书,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大唐各个州县之间的信息沟通太不方便了?


这些参展的作坊和铺子,大部分都是长安城的。


哪怕是如此,各个作坊之间的很多信息也是不了解的。


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是有许多,但是信息流通不方便应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涉及到跨道之间的信息流通,除了一些大商家之外,要想送个信息去到其他的道,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


普通的商家离开家乡之后,要想跟家中通一下消息,也是非常的麻烦,成本也是非常的高昂。


这个情况,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解决办法呢?”


跟唐俭的交流之中,李宽想到了这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自己贵为大唐太子,下面有情报tiáo查局来转么收集消息,有信鸽负责送信,所以才勉qiáng做到了解天下大事。


但是其他人显然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


眼下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更加没有电脑,要想快速的沟通,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是至少比较原始的信件,得想办法解决吧?


“太子殿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千古年来就是这样。


从秦朝开始,朝廷为了解决公文传递的问题,就开始成立了驿站。


如今我们大唐的驿站几经发展,已经比之前qiáng大很多,各地的公文已经能够比较顺利的到达长安城了。


但是对于普通商家和百姓来说,除非安排专门的伙计,或者是有老乡正好回家,要不然的话是很难传递家书回去的。”


唐俭这话,说的中规中矩。


如果是换成其他的人听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反正千百年来就是这样的,又不是大唐才如此。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说明家书传递不顺畅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但是李宽显然是不这么认为的。


“不,这样是不够的!


朝廷的公文能够通过驿站来传递,那么普通百姓的信件是不是也可以通过驿站来解决呢?


伴随着大唐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以前的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居住的县,所以大部分人对于信件的传递,其实是没有需求的。


可是现在不同了,很多背井离乡的百姓,也希望能够有机会跟家里报个平安。”


李宽的这话说完之后,唐俭就立马感到有麻烦事朝着自己招手了。


千百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想要解决的话,肯定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太子殿下,虽然通过努力,大唐百姓的识字率比前朝有了提高。


特别是在长安城,很多人都能识文断字了。


当时放眼大唐,大部分的百姓其实还是不识字的。


哪怕是他们可以传递书信,大家也都不会写,不会看,这方面的需求,应该也不见得有那么旺盛吧?”


唐俭的这个观点,应该也是代表了不少人的意见的。


整个大唐,九成以上的人应该还是不识字的。


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写信也好,看信也好,显然都是一个问题。


“你说的没有错,确实很多人都不识字。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写家书啊。


不识字可以找到识字的人去写,看不懂信件,可以找能够看懂的人去看。


每个乡村,总能找到一两个识字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让家书能够顺利传递到大唐的各地,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李宽一边说着话,一边想着到底怎么把大唐的邮政系统给建设起来。


虽然已经有了驿站了,但是那主要是在各个州县之间起到传递作用。


要想让每个百姓寄出去的信件都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显然单靠现在的驿站是绝对不够的。


这时候,李宽想到了后世八九十年的邮差。


虽然进入到新世纪之后,邮差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但是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骑着自行车或者是摩托车的邮差,是各个乡镇村落中最受欢迎的一批人。


八毛钱的邮票就可以将信件寄送到全国各地。


六毛钱的邮票就可以将信件寄送到全市各地。


这个价格是几十年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了,等到李宽来到大唐的时候,他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寄过信件了。


那时候的信件市场已经基本上被电子邮件等东西给取代了。


或者是被各个快递公司给取代了。


李宽现在想要在大唐建设去信件和快递传递系统,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是这却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宽的第一把火是人口tiáo查,现在已经在开始展开了。


很多人都在想着李宽的第二把火会是什么。


现在看来,把信件的传递,把大唐的邮政系统给建设起来,这就是第二把火。


这个东西对于大唐的商业流通也好,对于百姓的信息交流也好,都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的。


“太子殿下,如果真的要实现家书的顺利传递,让所有百姓的家书都能及时的送到对应的人手中,那么需要的驿站数量就至少要增加好几倍。


并且这个家书传递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一般的百姓也不见得能够承受的起。”


唐俭沉默了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大唐的驿卒的收入不是很高,但是你架不住数量多啊。


假如一个驿卒要专门送一封信件到某个乡下的小村落。


按照现在大唐的交通环境,很可能一天的时间都不够。


哪怕就是不考虑路上的风险,顺利的花费几天时间把一封信件送到了对方的手中。


那么这个信件的传递费用要怎么收取呢?


不收钱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那样的话,那么不管增加做少驿卒都不够的。


但是收钱的话,这么一封信的传递成本可能高达几十文钱,甚至几百文钱。


普通百姓谁能承受的了?


并且,这个传递成本,由谁来承担,也是一个问题。


心中满怀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唐俭觉得很是头大。


因为从李宽的语气里头,他已经感受到了这个事情估计是很难做也要去做的了。


“驿卒的数量自然是需要增加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这也算是扩展了一个行业,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至于你说的传递成本问题,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比较高的。


但是伴随着这个系统的发展,大家意识到了他的好处之后,邮寄信件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的。


到时候一个驿卒送信去某个乡镇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数十封,甚至是数百封的信件一起送。


分摊到每封信的成本上面就没有那么高了。


另外,我们可以把这个驿站进行一些改革,成立大唐邮局专门负责所有信件的传递。


在每个州府有州府的邮局,在每个县里头有每个县的邮局。


甚至在每个乡镇都可以招募一些兼职或者专职的人员来帮忙送信。


相关的成本,邮寄信件的人承担一部分,朝廷补贴一部分。


朝廷现在的赋税收入不是增加的很快吗?我觉得今年就可以专门的拿出几百万贯钱出来,先把大唐邮局的框架给搭起来,试着开始运营起来。


让百姓们见识到他的好处之后,自然就可以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


指不定过个几年的时间,大唐邮局的业务量上来之后,不仅不需要朝廷补贴钱财,还能给户部挣点钱呢。”


李宽终究还是把大唐邮局的事情正式的抛给了唐俭。


虽然心中在叹气,但是唐俭却是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


至于李宽说的以后可能可以挣钱的事情,他是压根不信的。


“太子殿下,拿出一笔钱来成立大唐邮局,在各地把架构组建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大唐邮局关系到各个州县的很多分支机构,又涉及到百姓们的贴身利益。


很多事情要怎么办理,微臣还需要回去召集人员讨论一下。


要不然到时候好事变成坏事,那就辜负了太子殿下的一番好意了。”


唐俭这话说的倒也没有毛病。


不过李宽很了解这个时候官员的工作效率。


唐俭说是回去讨论,谁知道什么时候有讨论结果?


这要是拖个几个月时间,第二把火就显得有点不旺盛了。


“大唐邮局的成立,自然是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个州县的衙门配合。


这里面的人员虽然不是朝廷的官员,但是也算是隶属于户部的一个机构。


这些人在大唐邮局工作,也算是为朝廷办事。


各个州及以上的机构的负责人,可以保留官员身份。


其他人员可以从各个书院或者当地的胥吏、百姓之中招募。


其他有什么具体的问题,你但凡是已经想到的,都可以先说出来,看看我能不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很显然,李宽是要bī着唐俭赶紧把活给干利索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信件的传递,人家商家或者百姓会选择我们大唐邮局,自然是因为我们大唐邮局的收费比较有优势,他们传递信件更加方便。


但是这个收费,到底要怎么定,然后我们怎么收,百姓们的信件怎么给到我们,这都是一个问题呢。”


唐俭心中再次叹了一口气,不过却是只能打起jīng神,认真的开始思考,并且把自己想到的问题给抛了出来。


“这个好说!虽然送到不同的地方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要想让大唐邮局顺利的运转下去,这个收费方法就不能太过复杂,否者推行下去的时候就会变了样子。


这个收费,也没有必要搞太多的标准,我们简单的设定几个基准就可以了。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按照县内信件传递,州内信件存底,道内信件传递和大唐境内邮件传递和大唐境外邮件传递分成五个等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