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汉未央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风波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八章 风波起

  汉未央

桓温在官职革新草案上署名不过五日,一辆马车在襄阳郡前往建康的官道上疾驰。


三日后马车方才抵达建康城,而褚歆、桓冲和刘霄等人已经城中翘首以盼。


午后,马车才至建康郊外,皇帝司马聃率一干重臣竟然亲往相迎。


驭手老早在车驾上见到天子銮仪,忙放缓马速,回头告知车厢内的两位贵人。


两人得报,忙让马车在五十步开外停住,驭手又打开车厢的帘子,侍奉二人从马车上下来。


“景略,不想你我二人殊途同归呀!”。


“谢公,朝天阙,登明堂,舍我其谁?”。


“如今,可谓得其所愿!”。


谢安与王猛彼此对视一眼,各自欣慰一笑,随后携手越行越疾,昂首阔步走向天子身前。


皇帝司马聃今日兴致颇好,闻说谢安和王猛于今日抵达京中,非要安排郊外亲迎,褚歆、刘琰、桓冲以及刘霄等大臣阻拦不住,便一同随了皇帝前来迎候。


“这位就是王猛王景略吧?”,司马聃打量着谢安身边一位士子模样的中年男子问道,很是有些好奇的意思。


王猛其实刚过而立之年不远,但因为出生寒门,相貌稍显沧桑,看上去已近不惑。


好在他出仕秦国不长不短已有五六年,衣着打扮以世俗的眼光看得体了不少,想当年他与桓温灞上相会时,横卧于地一面答话一面伸手捉虱,说起来也是个放.荡形骸的人物,与刘霄的恩师抱朴子有得一比。


就是这么一个人,仕秦不过五六年,秦王苻坚曾于一年中四迁其职,立法度、惩治豪强、兴学宫、劝课农桑,秦国得以焕发出生机。


也正因胸中有韬略,所以才博得秦有王猛,晋有谢安的名声。


当下各国人物,做皇帝的司马聃听也听得多了,所以见到王猛真容时不禁流露出些许好奇。


天下英才皆入大晋,做皇帝的焉能不喜,这也是他起意亲迎王、谢于建康郊外的原因。


不过司马聃此举对王猛来说相当的意外,在他的印象中,晋国的皇帝说得难听些,就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傀儡,岂能有多少识人用人的兴致和雄心?


不过,大晋的一切似乎都在改变,变得面目全非,变得再也不是他先前眼中不屑出仕的待宰羔羊。


“回陛下,草民正是王猛,以降人待罪之身叩见天颜,深感无地自容!”,王猛深深一拜道。


“快莫如此说法”,司马聃扶起王猛道,“王公大名,朕久仰矣!只恨缘悭一面。朕闻王公正值壮年,今日得以入晋,以王公大才,虽白首犹未晚也!”。


“陛下……”,王猛仰望皇帝司马聃,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可此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公无需多言,朕心里头都明白”,司马聃含笑冲王猛点头道。


说完,他同时看向谢安和王猛再道:“就在你们来建康的路上,朕已经颁下大晋官职革新的诏书,随后的更化改制将第次铺开,将来朕仰仗你们的时候还很多”。


“敢不尽绵薄之力?”,谢安和王猛几乎同时回道。


司马聃很满意,回头给了中书令刘琰一个眼色,不等刘琰走向前来,他继续说道:“中书省前日拟诏,迁谢卿为礼部尚书,除王公为太学宫祭酒,门下省附议,朕也以为妥当,此即为你们二人任职的诏书”。


司马聃还在说着,中书令刘琰已经把一面落有皇帝玺印的绢帛送至谢安和王猛面前。


谢安和王猛捧诏再拜,口称奉诏。


司马聃招呼二人起身,随后又谓谢安道:“来日方长,朕知道你们一家难得团聚,就不耽搁了。此外,褚尚书已替王卿于建康城中觅得一处临时居所,将来大晋还要迁都长安,到时再赐宅于王祭酒吧”。


王猛听了皇帝的一番话,心中再起涟漪,正要躬身再谢,司马聃一把将他扶定,意味深长交代道:“你与谢卿皆为千里良驹,路遥知马力,朕于你们身上寄予厚望,望卿等不负朕心!”。


交代过后,司马聃没再多做停留,吩咐张籍摆驾回宫。


张籍即为张公公,日前已被诏命为内史省内史令。想他一介宦人,如今全掌宫城和皇族事务,也算趁着官职革新的东风熬出头了。


众臣拜别皇帝,尚书令褚歆声言做东,力邀诸人同赴褚府一聚,一则为谢安和王猛接风洗尘;二则官职革新的事情刻不容缓,前两日才下诏任了台阁、四省、六部以及御史兰台、大理寺和大司马府的主官,才刚刚开了个头,后面还有诸多官员任免、典章仪程等事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一刻时间都是宝贵的。


除此之外,他们着急还另有原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