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南洋立国 > 第10章 东岛营救行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东岛营救行动

  南洋立国

看来这次营救改变了这次海难的结果,救上了更多的人,而林郑两个家族的人却一个也没有获救,这让穿越一家人很失落、很伤感和非常的沮丧。


“我们不来就好了,不来他们起码有4个人还能生还,现在却一个也没有救到。”林南洋追悔莫及。


林长富安抚道:“这是他们的命!谁也没有办法!海难的营救结果三分在人,七分在天,很多事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出发点没错,我们也尽了全力,做了我们该做的、能做的,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


张景华道:“救起了147人,对比原时空生还的23人,我们也算是功德无量,虽然你们的家族作了牺牲,但4人的生命换来了124人的生还,他们的在天之灵是不会责怪我们的。”


“也许神佛怕我们乱了因果循环,不让我们见到我们年幼的自己,才作了这个不一样的安排。”郑勇信神佛,说的是佛家理由,到是可以说得通,终究原时空得救的4人现在都在船上,如果这次又得救的话,原时空来的4人怎么对待这个时空的自己也是一个难题。


林南洋还是不死心,又指挥杂货船返回东岛,幻想着亲人能像原时空一样漂到东岛。


杂货船在东岛等了一天二夜,期间只见到了一些破木板和他们自己投入大海的救生圈、救生衣等物件,但没见到任何生命体,历史没有重演,穿越一家穿越的蝴蝶效应显现了,这个时空从此进入了另一种发展轨道。


1962年5月25日清晨,怒潮汹涌的南中国海换了一幅脸面,变得风平浪静,海洋曾经的狰狞和罪恶被蓝天、白云、碧海显现出的清新和柔美所掩盖。


但穿越一家和杂货船上的其他灾难经历者犹能看到碧波下的冤魂,也体会到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脆弱和无能,只能带着悲哀与伤痛无奈返航。


回程路上,穿越一家人的心情都坏到了极点,个个面露哀荣,与获救难民死里逃生的庆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获救的147个印度尼西亚华侨难民都被安置在船舱里,与船员和50名营救人员隔离开来,严禁他们私下接触。


回林长富岛后,这些印度尼西亚华侨难民将纳入穿越一家的体系,为了便于今后的安置和管理,郑拂兄弟三人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统计,并建立了比较详细的人事档案。


从年龄构成上分,147人中有青壮年133人,其中男性105人、女性27人;老年2人;14岁以下12人,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灾难中的强者生存法则。


从文化程度上分,147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38人,其中留学过欧洲和北美的14人;中学文化程度的64人。


从职业上分,14名船员,9名医生,7名会计,4名建筑师,5名银行经理人,还有各类公司主管和职员,更多的是农场主和工厂、作坊、商栈等中小业主,基本上没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


1962年5月26日上午8点半,杂货船回到林长富岛,在临时码头上放下杂货船的船员和参加营救的50名工人后,穿越一家便亲自驾着杂货船把印度尼西亚难民送到了肖良群岛(中业岛)。


把本时空的印度尼西亚华人难民安置在肖良群岛,是穿越一家通过慎重考虑才作出的决定,其目的是为了不让来自两个时空的人有所接触。穿越一家将逐步启动肖杨群礁的建设,与林郑群礁的建设力量来自原时空相反,这里的建设将全部依靠本时空的人员来进行。


林郑群礁的原时空工人早晚要送回2012年时空,所以这些人才是穿越一家真正依靠的力量。为此,穿越一家还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给这些获救的华人难民一艘5000吨杂货船,让他们回印度尼西亚去接自己的亲朋好友来肖杨群礁安家。


杂货船停靠在肖良群岛西侧的临时码头,这码头是林晓这几天的劳动成果,这个码头与林长富岛的临时码头的构筑方法一样,只是有两条长堤和一个130多米长的码头,码头与长堤的围合部还填了不少的土方,看那这意思,林晓是想把这里全部填起来,这样这里就变成了一片大货场,只是时间问题土方工程没有完成。


“二哥!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肖良群岛迎接我们?”下船的时候,林清发现只有林晓一个人在码头上等待,于是问道。


林晓回答道:“妈、肖姨和嫂子在家里忙活你们的接待宴呢!张爷爷在林长富岛帮我管着工地,肖姥爷和杨姥姥在写1962年至2012年的《化学化工发展简史》。”


“高啊!实在是高!”郑拂市场赞道:“专家就是比我们这些人看得远,姥爷、姥姥这《化学化工发展简史》一出来,就是我们穿越一家的化学学术和工业的发展刚要,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穿越一家本时空化学学术和工业方面的领导地位。”


郑风也受到启发,高兴道:“我得直接写一篇《半导体发展展望》,这样我就是这个时空集成电路业的圣人了!”


这同样是要写书,但肖老爷子与郑风的境界高低从书名上就显出来了,肖老爷子写的是发展简史,是作为过来人把50年的发展总结出来,而郑风是要拿原时空别人的成果,到本时空以处已来展望,这纯粹是剽窃。


林晓没有接郑风的茬,又道:“对了!肖姥爷和杨姥姥让我告诉大家,他们明天也穿越回去,回广州把他们家的藏书和资料都搬到这个时空来!”


张景华急道:“那怎么行?明天的时空周期里还有他们在呢!”


林晓笑道:“姥爷、姥姥知道!姥爷说要把那里的姥爷、姥姥也接过来,而且要接三次,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工作分成四份来做,这样工作强度就低些,成果出得也快,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时空建立起化学工业,对我们穿越一家的发展帮助更大。”


肖良群的这个想法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好的主意,也是一个无私的行动,但这样张景华头痛了,把明天时空里的老两口也接过来,那其他人来不来,过来的话,这个时空加入穿越一家的第二批人员就有都是双胞胎了!如果由着二个老人来,那就是四胞胎的问题了!


看到岳父一脸的难色,郑拂道:“其实原时空的姥爷、姥姥是在海南的,我们和这个时空的姥爷、姥姥明天去广州搬书一点都不会有意外发生,最多也就是原时空的姥爷、姥姥回广州的时候报个警而已。”


“这事明天我再和他们谈吧!”听了郑拂的提醒,张景华就不再那么纠结了。


组织难民下船后,在林晓的引领下,大家来到了临近码头的难民安置区。


难民安置区的建筑也是彩钢板房,彩钢板房横成排,竖成行,非常整齐,周边还平整出了一大片的场地,可作训练和活动的场地。


为了方便管理,在船上的时候穿越一家就把147人分成了四队,四队下又分了四组,并指定叶鹏为总负责人,然后由他指定一个副手和四个队的负责人,组的负责人则由队负责人指定,很快就把难民都组织了起来。


安置的时候也以队、组为单位分配房屋,所以方便快捷,林晓只是领着叶鹏转了一圈,告诉他厨房、浴室、厕所的位置,就让叶鹏自己操心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