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 第083章| 公子卬河西血战 纵约长鬼谷求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83章| 公子卬河西血战 纵约长鬼谷求解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在河西,与公子卬对阵的是河西郡的新任郡守吴青。


二人皆是猛将,但吴青远非对手,因为公子卬自幼熟读兵法,酷爱军事,更在血与火的教训中积累了惨痛的经验。这且不说,与近年一帆风顺、养尊处优的吴郡守不同,公子卬在庞涓、苏秦的轮番熏陶下,心智渐趋成熟,这又存下死国之志,看淡了死生,在气势上更胜一筹。


为打好此仗,公子卬苦心研究数月。庞涓给他的命令是佯攻并扰乱河西,吸引秦军主力,公子卬却不这么想。他要把河西变为猎杀秦人的主战场。


出兵前夜,公子卬召集部将,指着河水声情并茂道:“诸位将士,你们这都看到了,对面就是河西,是我们魏人的河西!十年前,河西失陷于秦,八万将士喋血,皆是在下之过,今朝,在下只存一念,收复河西,誓雪吾耻!诸位看好了,”说着,抽剑斩断河边一树,“此功不成,在下犹如此树!”


“收复河西,誓雪吾耻!”众将军血脉偾张,纷纷拔剑削树。


约定时辰到后,公子卬远远望到封陵方向烟雾腾起,晓得张猛偷渡成功,遂率大军在汾阴附近宽约数里的河面上展开渡河攻势。


这里河谷开阔,河水流缓,浅滩区尽皆冻实,水深流湍处宽仅十数丈,魏人早就备好无数浮船,横木为桥,泼水成冰,用绳索统一串联,由此岸顺流推向彼岸。


过去河水即是河西郡府少梁,吴青不敢怠慢,早就沿河设防,严阵以待。


就在双方在河滩上演激烈攻防战时,秦人背后突然杀出大队魏兵。原来,公子卬早于几日前就已派出奇兵,皆披白布,远望去与雪地一色,经皮邑渡河,沿龙门山西侧绕过籍姑、繁庞郊野,如鬼魅般由北而南,直插少梁。


秦军腹背受敌,仓促应战,伤亡惨重,吴青引溃众缩入少梁城中,坚守不出。


与此同时,公子卬派出的另外一支奇兵,也于普阪西北侧一段看似不可涉渡、秦人因而未曾设防的湍流处渡河成功,马不停蹄地直取临晋关。


魏兵赶到临晋关时,天色尚未大亮,关上秦兵皆在晨睡。魏人叩关,守卫还以为是送牛奶的来早了,骂骂咧咧地开门。数千魏人蜂拥而入,几乎未经血战即夺回关门,控制了河渡要塞。


紧接着,公子卬抛开少梁,将五万大军分作八路,按照预先部署,各如饿虎扑食,分别奔袭河西关口要塞,攻城略地,自取补给。公子卬统兵一万坐镇临晋关,一边在河渡处搭建浮桥,接通河东,一边居中协调,策应各路人马。


进攻河西的几万人马虽说不是武卒精锐,却个个憋足了气,铆足了劲,无不一以当十,勇猛倍增。一时间,河西旷野里,到处是魏人在横冲直撞。一些对严苛秦律心存抵触的老魏人,见家乡人打过来了,纷纷反水,二十多个城防不坚、兵力薄弱的城邑,在三日之内先后插上魏旗。长城多处告破,狼烟四起,一支魏军越过长城,杀奔洛水,直入大荔关。由于河西尽归秦人所有,失去军事意义的大荔关几近废弃,只有不足百名秦卒看守。魏人几乎没费多少周折,就已夺关在手。夺关之后,魏人一边沿洛水一线扫荡秦人,一边筑垒设防,阻隔秦人关中援兵。


河西守军被公子卬的分兵游击战术打蒙了,一时间闹不清究竟有多少纵亲军攻入。尚未失守的城邑无暇他顾,纷纷关门避战。


吴青连使斥候,频频向秦公告急。


魏军出其不意,闪电渡河,且在渡河之后长途奔袭临晋关,分兵攻略河西,整局棋一气呵成,滴水不漏,环环相扣,即使是惠文公也看傻了。


然而,此时惠文公仍在全力剿灭卡在谷中的张猛残部,无暇西顾。


得知秦人烧断浮桥,将张猛部困在函谷道了,正在指挥魏兵肆意横扫河西的公子卬大吃一惊,传令各路放弃所占城池,合兵一处,奔袭宁秦,控制潼关,从西侧打通函谷通道,接应张猛。


宁秦就是魏国的阴晋,北临河水,南望华山,紧扼函谷通道,堪为函谷关西侧的战略门户。打蛇打七寸,公子卬此举,刚好就敲打在关道的七寸上。


由于内地秦军多被调往函谷道围歼张猛,宁秦仅余七千守军,且多是因身体素质不适宜野战的。真正能战的是惠文公的三千卫队,但卫队的首要职责是保护秦公,不是上阵御敌。数万魏军掉转矛头,突破洛水袭来,使情势陡然严峻起来。惠文公旨令紧闭城门,全力防守,自己也甲衣裹身,手执长戟,与公子疾同登城楼,亲自指挥守御。


远远望到秦公,魏卒无不振奋,公子卬更是两眼血红,拿过鼓槌,擂鼓攻城。众魏卒在主帅亲自擂响的阵阵鼓声中,纷纷抬起攻城器械,逼向城门和城墙。


惠文公与公子疾并肩站在城门楼上,凝视如蚁般越逼越近的魏兵。


大敌来势汹汹,惠文公却似没有看在眼里,只将两只眼睛兴致勃勃地盯在起劲擂鼓的公子卬身上。


“君兄,”公子疾顺着他的目光也看过去,眉头拧起,“臣想不透的是,天底下真有怪事,这个草包居然发起威来了。”


“呵呵呵,”惠文公目光没动,乐得合不拢口,“你呀,真就是隔着门缝看人,总是将人看扁。寡人告诉你,此人不是草包,是一员天生的战将!”


“什么战将?”公子疾脸上现出不屑,“商君在时,最瞧不上的就是此人。”


“商君瞧不上的还有一个,陈轸。几年下来,你总不会觉得陈轸也只是个草包吧?”


“也是。”公子疾略怔一下,憨憨地笑了,“陈轸一到君上手里,真就是脱胎换骨了呢。”又指着公子卬,“君上不会是也要收下此人吧?”


“让你讲对喽。”惠文公收回目光,敛起笑,对公子疾一字一顿,“传旨,生擒公子卬,违令者斩!”


“臣领旨!”公子疾显然是一下子明白了君上的意图,冲守值军尉朗声宣旨,“向所有守城将士传君上旨意:生擒公子卬,违令者斩!”


“生擒公子卬”的传旨声此起彼伏,口口相传,不消一刻,守城秦人个个领旨,人人振作,一场交战双方生死相搏的攻防大戏由此拉开序幕,直到第三日,函谷道中腾出手来的秦军陆续回援,栎阳、武阳等远近守军也纷纷闻讯救驾,四面合围,大戏才算落幕。


公子卬似是成精了,幕开得好,谢得也漂亮。从俘获的秦兵口中得知张猛殉国后,他见秦兵陆续驰援,宁秦于急切间也不可下,便传令鸣锣收兵,朝临晋关撤退。


秦人却不让撤。


惠文公的旨令已经传至各个兵士,秦人为得头功,无不奋勇,一路上围追堵截。经过连日奔波,这又攻城数日,魏卒战力大减,疲于应对,死伤无数,撤至洛水,再被秦人死死咬上。公子卬一面组织抵抗,一面要将士们将随身所带的辎重等物,包括战车,尽数抛进河道。冬日河水本就不多,加之天寒地冻,水浅部分完全冻实,只有深水处尚在流淌,瞬间即被填塞,魏人踩踏过河,抢占河对面阵地。


眼见魏兵要逃,秦人急红眼了,追杀更紧。


公子卬脱下头盔,交给身边参将穆庄道:“穆将军,你将这个带回,交给主帅,快走!”


穆庄知他欲就死地,哪里肯走,跪地泣求:“将军先撤,末将断后!”


“你敢违抗军令吗?”公子卬厉声呵斥,“快撤!记住,传我军令,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临晋关,为我大魏保守一块立足之地。”


穆庄与众将士无不泣别。


二十名贴身卫士却是死活不肯走,均将头盔交给穆庄带走,誓与主将同在。


秦兵冲过来。


公子卬松开长发,威风凛凛地站在桥头正中。二十死士左右横成一排,牢牢地锁死桥头。


为首秦将摆手,秦兵在二十步外停下。


公子卬长发披肩,当风而立。二十死士无不披发跣足,手中枪戟皆有破损,满是血污,甲衣没有完整的。


所有秦兵俱被震撼,皆将目光转向秦将。


秦将扬手,数十名弓弩手上前几步,搭矢引弓。


二十死士面无惧色,巍然伫立。


秦将扬起的手猛力砸下,众矢齐发,二十名死士尽皆倒下,唯公子卬手握银枪,依旧英姿飒爽。


双方继续僵持。


秦将摆手,弓弩手引弓退去。步卒围拢上来。


见撤退的魏兵烟尘远去,公子卬方才将枪头一摆,大吼一声“杀”字,冲向秦阵,直取敌方秦将。


秦将退开。


公子卬左冲右突,秦卒左避右让,既不逃开,也不应战,只是将他团团困在中央。


公子卬如入无人之境,兀自冲杀一阵,长啸一声,将长枪掷地,拔出宝剑,横剑于颈,正要抹去,一个声音远远传来:“上将军—”


公子卬循声望去,见一辆战车飞驰过来,车上站的是公子疾,冷冷一笑:“上大夫,你是来为本公子饯行的吗?拿酒来!”


“在下见过上将军。”公子疾跳下战车,走前几步,拱手揖道,“在下倒是想为上将军饯行,可惜还轮不上呢!”


“此话怎讲?”


“因为??”公子疾略顿一下,眼角斜睨站在公子卬侧后的一名军尉,见他会意,接道,“要为上将军饯行的早已有人了。”


“可是嬴驷?”公子卬嘴角撇出冷笑。


“不是!”


“哦?”公子卬似吃一怔,“不是嬴驷,还有何人?”


“紫云公主!”


公子疾于情急之下抬出紫云公主,公子卬不免心头一震。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公子卬的注意力稍稍分散的瞬间,侧边军尉一枪刺出,枪头不偏不倚地钻入他的肘弯子,顺势一挑,砰然剑落。


与此同时,众秦兵一拥而上,将公子卬按倒绑起,押往宁秦。


公子卬喧宾夺主,在河西发挥出色,不仅杀伤逾两万秦人,将河西搅个底朝天,这又夺占并守住临晋关,意外地为庞涓发动的这场六国伐秦大战添加了一抹亮色。


收到公子卬和二十死士的头盔并河西战报,庞涓跪地长哭,令三军皆衣缟素,披麻戴孝,以上将之礼将二十一只头盔合葬于临晋关,任穆庄为临晋关守丞,使青牛引军一万屯于河水对岸接应,见秦人大军退去,再无异动,这才班师回大梁。


战报传来,魏惠王是站着阅读的。读到张猛身死,韩、赵撤军,秦人夺占崤塞,魏惠王似是没有反应过来,呆怔片刻,方才两眼一黑,摇晃几下身躯,一头栽倒。


魏惠王病了。


自此日始,魏惠王再没上朝,一天到晚将自己锁在御书房里,只留毗人服侍。


这日午后,毗人小声禀道:“王上,武安君班师了。”


魏惠王眼睛微微睁开:“哦,是庞爱卿?回来就好。”


“王上,武安君觐见,就在门外。”


“是吗?”魏惠王从榻上慢慢坐起,“请他进来。”


庞涓全身缟素,两手反绑,膝行至惠王跟前,放声长号:“王上—”


“爱卿,”惠王盯他一会儿,“你这为的是哪般呀?”


“伐秦失利,三军出征无功,六万将士喋血,粮草被焚,痛失陕地??如此种种,皆因臣无能,恳请王上赐臣死罪,以谢国人!”庞涓匍匐于地,现出裸背,背上插的不是荆条,而是三根布满钩刺的铁条。


“唉,”惠王长叹一声,“伐秦未能成功,非战之过,爱卿此言从何说起呢?”


庞涓啼泣:“王上??”


“爱卿啊,那些战报,寡人也都看过了。爱卿不为无能,将士不为无功。至于失利一说,并不切实。我未成功,秦人也未取利。秦剿我数万将士,爱卿亦剿秦人数万;我将士虽说捐躯六万,可斩敌总量亦不下此数;我虽失粮草,可河西一片狼烟,秦人亦损失不少;我失陕地,却得临晋关??两相比较,爱卿与秦人当是战成平手,虽说未建大功,却也是无过呀!”惠王转向毗人,“给庞爱卿松绑,看席!”


毗人拿去铁条,为庞涓松绑。


“父王,”庞涓再拜谢过,擦把泪水,改过称呼,起身到旁边席位上坐下,握紧拳头,咬牙恨道,“此战未能取功,儿臣憋屈啊!儿臣不服啊!”


“涓儿,都是哪些憋屈,你讲给为父。”


庞涓从袖中摸出一道奏呈,双手捧上:“父王请看。”


惠王接过,瞄过几眼,随手放下,长叹一声:“涓儿呀,不瞒你讲,不仅是你憋屈,为父这也憋屈啊。什么纵亲?什么盟约?寡人总算看明白了,熊商、田因齐两条老狗让寡人执牛耳是没安好心,一开始就是在设套害我!”


“父王,”庞涓恨道,“这两条老狗倒在其次,真正害我的是那赵贼!”


“哦?”惠王倒吸一口气,“赵语?”


“正是。”庞涓看向那道奏呈,“具体细节,涓已写在上面,请父王御览。”


惠王复又拿起奏呈,凝眉看完,“咚”一声擂拳于案:“赵语欺我太甚!”


“确是如此,”庞涓恨道,“纵观此战,赵人发兵最迟,主将肥义不来,派个副将李义夫搪塞。攻函谷时,李义夫畏敌不前,远不如公仲拼命。得知秦人断我崤塞,儿臣下令撤退,李义夫主动请命,臣初时以为他是将功补过呢,不料赵军过关,并无搏杀,三军毫发无损不说,且写来急报,说崤塞没有秦人。儿臣听信此人所言,放松戒备,引军班师,岂料秦人伏兵齐出,损失惨重。儿臣痛定思痛,亦出奇兵包抄秦军,原想活擒司马错解恨,不想被他走脱了!父王,赵人这般落井下石,是可忍,孰不可忍?”


许是过于震怒,惠王呼吸急喘几下,气道噎住,憋得脸色紫涨。毗人过来,在他背上接连捶拍几下。惠王缓过气,深呼吸两口,稳住心神。


毗人朝庞涓使个眼色,生怕他再讲下去。


庞涓起身,叩道:“父王,儿臣??”


显然明白庞涓还有大事,惠王直看过来:“涓儿,讲下去。”


“我??父王??就这些了,儿臣??”庞涓深叩于地,一脸哀伤。


“涓儿,讲吧,还有何报?”


“父王,”庞涓号啕大哭,“安国君他??”


“卬儿?卬儿怎么了?”惠王急问。


“安国君他??为国捐??捐躯了??”庞涓以头抢地,砸得咚咚直响。


除去庞涓的额头砸地声和悲泣声之外,殿内再无其他声音。


不知过有多久,庞涓止住哭泣,哽咽:“父王,败军之将庞涓斗胆为安国君??请功。”


“准奏。”一阵沉默过后,惠王声音沙哑,“此番伐秦,虽败犹荣,为何人请何功,爱卿拟个奏表。”又转对毗人,“传旨太庙令,为我卬儿在正殿立个牌位。”


为燕王讨回燕地十城后,苏秦未及去田忌府上看望孙膑,即刻起程前往函谷,以便近距离观察战况,协助庞涓,同时吩咐公子哙赶回蓟城,向易王复命。


苏秦星夜兼程,刚至卫境就听到庞涓战败、纵军溃退的消息。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苏秦心底仍旧免不了“咯噔”一震,飞刀邹、袁豹诸人则是目瞪口呆。在他们看来,合六国之力,伐一国之军,竟然战败溃退,真正是匪夷所思。


沉定片刻,苏秦吩咐斥候加鞭,赶往大梁。


一路上,魏国境内哀鸿遍野,魏都大梁更是笼罩在极度的悲伤之中,大街上不见笑脸相迎,不见红绿蓝紫,人人皆衣缟素,连太庙顶上的报时铜钟敲的也是大丧节奏。


苏秦未入驿馆,直驰宫门,却见宫门紧闭,不见一人。


苏秦使人禀报惠王,良久,毗人使守值内臣传话,说大王龙体欠安,要他暂回驿馆安歇,候旨觐见。苏秦这也觉出是自己操之过急了,拱手别过,改投馆驿。


魏国朝臣,没有一个来接待他们。驿馆吏员、侍从也不待见,虽没赶客,却是一脸冷冰冰的,大冷的天,莫说是炭火,连碗开水也没人给烧。


堂堂六国共相、纵约长却在魏国都城、接待列国官员的驿馆里遭遇这般非礼待遇,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飞刀邹大为光火,欲找人讲理,被苏秦止住。


袁豹上街,苍黑时分,载回一车吃用、日用之物,外加几篓子炭火和两坛老酒。众人动手,折腾小半个时辰,才算安顿下来。


纵亲大幕刚一拉开就被撕裂,裂口还不止一处。


是夜,苏秦思前想后,决定去见庞涓。六国合纵,轴心国是魏。此番伐秦,魏受齐、楚蛊惑,冲锋在前,损失自也最巨。在觐见惠王之前,苏秦首要摸清楚这场大战的详细战况,搞明白纵亲军是如何战败又败在何处,否则,下面的棋路就不好走,纵亲国的裂隙也无从弥补。而作为伐秦主帅,没有人比庞涓更知内情。


苏秦想定如何应对庞涓,于次晨信心十足地赶往武安君府,不料却被拒之门外。家宰庞葱一身缟素,出门拱手说,武安君得到边关急报,连夜赶往西河去了。


从庞葱游移不定的目光里,苏秦看出他在说谎,庞涓非但没去边关,而且就在府中。然而,庞涓既不肯见,再点破也是不妥。


苏秦长叹一声,拱手别过,吩咐驱车相国府。


惠施正在埋头阅览奏报。大战善后,万般事宜急需处理。惠王不朝,各地大小奏报,全都搁在惠施案上。惠施侧重的是学理上的名实之辩,喜欢谈天说地,论大不论小,最不擅长的是处理案头琐事。平日这些案宗都是交给朱威、白虎处理的,但这几日,二人皆在前线善后,朱威在渑池,白虎在临晋关,惠施也就责无旁贷了。


惠施正看得头皮发麻,听闻苏秦到访,精神大振,将一堆奏报推至一侧,大步走出,将苏秦迎入正堂。


二人没有客套,直入主题。苏秦一连问出好几个他急于知晓的问题,惠施概未作答。


待苏秦问完,惠施从案上拿过一摞子庞涓发来的战报,推到苏秦案上:“苏大人,你想知道的也许是这些。”


“谢惠兄了。”苏秦拱手谢过,接过来匆匆览毕,眉头紧拧,半是自语,半是说给惠施,“怪道魏王不肯见我,馆驿不肯生火,原来如此。”


“是的。”惠施点头,“庞主帅将所有怨气都撒到纵亲国头上,尤其是赵国,认定赵国与秦国暗中勾结,出卖魏国。”


“这不可能!”苏秦急道,“卖魏国的不是赵国,也不是韩国,是??”


“是楚国和齐国,对不?”见他打住话头,惠施接下了。


苏秦咂吧几下嘴皮,苦笑一声算是作答。


“唉,”惠施轻叹一声,“在下实在搞不明白,同是鬼谷高才,庞主帅竟然连这个也看不明白,被人拐卖,竟然还??”连连摇头,也把话头止住。


“惠相国,”苏秦沉思良久,拱手,“在下必须面陈魏王,望大人成全!”


“唉,”惠施又叹一声,“不瞒苏子,这一战,把魏王的所有希望、所有梦想,全都打没了,眼下是既不上朝,也不见人。听宫中人说,王上一天到晚只在书房里发呆,莫说是寻常臣下,即使王后嫔妃,他也不见。前几日公子嗣生病,发高烧,说胡话,宫中闹翻天,王后三日不语不食,王上却连一个问候也没有。就我所知,诸公子中,除太子之外,王上最宠公子嗣呢。”


“这??”苏秦长吸一口气,闭上眼去。


惠施也把眼睛眯起,似入冥思。


良久,苏秦睁眼:“相国大人,六国会盟,墨迹未干,誓犹在耳,纵亲大业刚刚开启,就这么毁于一旦,在下实在不忍心哪。魏居三晋之中,为天下枢纽,魏国若是退纵,纵亲危矣,请相国大人明鉴!”


“苏大人,”惠施长吸一口气,脸上现出苦笑,“在下不才,这个道理却也明白。只是,列国攻秦,除去燕、齐纠纷不提,魏、韩、楚三军皆有折损,唯赵军毫发无伤,庞涓是以认定赵国卖魏,三军将士也都看在眼里,叫王上如何去想?”


“这是秦人使的离间计!”


“是啊。秦人这么做,必为离间。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赵国百口莫辩。在下以为,苏子眼前急务不是觐见王上,而是尽快赶往赵国,查明真相,再回头向王上解释,还赵国以清白。只有消除误解,三晋才可复合。只有三晋复合,纵亲方可不散。”


“谢大人指点。”


苏秦起身别过,回到驿馆,盘算多时,觉得惠施所言不仅切实可行,且也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了,于是吩咐众人即刻起程,直驱邯郸。


由大梁到邯郸,必经宿胥口,由那里渡河,前往漳水。


一到宿胥口,苏秦就“噌”地从车上跳下,大步行走在那条他再熟悉不过的街道上,还时不时地拐进一些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的小店面。许多店员他仍旧认识,但他们显然没有一人认出他来。的确,今非昔比,他们万万不会想到,眼前这个气宇轩昂的大官人竟然就是当年那个每隔几个月就来逛一次的年轻书生。


苏秦在店铺里挑置几匹绸缎和杂布、针头线脑、几床锦被、几袋米面、盐油酱醋及一些山中缺乏的必需品,将之分别装入几只大竹篓里,又买几根扁担和绳索,全都搁到车上。


此地河水甚宽,全部封冻,冰层极厚,上面又覆盖一层厚厚的白雪,足以承受车马。苏秦等毫不费力地驱车过河,在岔道处拐往云梦山方向。


车到山前,苏秦吩咐袁豹等拐回宿胥口,寻个客栈安歇,自己与飞刀邹挑选几个壮士,挑起竹篓,往投鬼谷。


鬼谷五年,这段山路苏秦走过不知多少趟了,闭眼也不会摸错。然而,此时正值隆冬,山地高寒,前面几场大雪下来,均没融化,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全然寻不到路径。即使山里人,在这季节里也很少外出。苏秦一行一边寻路,一边轮流挑担,走走停停,说说道道,赶到谷中时,太阳已经落山。


谷中白茫茫一片,静得窒息,静得可怕。远处草堂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不到近前根本看不出来。谷中没有人迹,甚至连那些年司空见惯的兽迹也看不到一个。放眼望去,熟悉的草堂方向不见炊烟,照理说,当是晚炊辰光。


难道??苏秦打了一个寒战,脚底不由加快。不,先生不会另选仙境,先生一定在!先生一定知道他遇到了天大的难题,一定算准了他将于此时此刻回山求解,也一定守在草堂里候他!


草堂到了。


苏秦摆手,众人在离草堂一百多步处停下,放下担子。


苏秦一步一步地移向草堂,靴子踩在雪地上的“嚓嚓”声是这条谷中唯一的音响。


堂门前没有足迹。


堂门是掩着的,堂中不见光亮透出,也似没有人气。


苏秦的心降到冰点。


苏秦在堂门口停下,闭上眼睛,长吸一口气,轻轻敲门。


门应声而开。


站在门内的是一身素衣的玉蝉儿。


“师??师姐??”苏秦猝不及防,倒退一步,嗫嚅。


玉蝉儿没有应答,只是一动不动,如玉树临风,两只大眼一眨不眨地紧盯住他,好像面对她的是一个怪物。


苏秦回过神来,打揖:“师姐,别来无恙?”


玉蝉儿仍无回应,依旧睁大眼睛,紧盯住他。


玉蝉儿异样的眼神让苏秦不安。冷静下来,苏秦也意识到方才所问有点可笑,人家好好地站在此地,自己却来一句“别来无恙”这般不疼不痒的问候,实在无趣,遂脸上一红,深深一揖:“师姐,浪子苏秦??回家了。”


“回家了。”玉蝉儿喃声重复一句,又怔一阵,方才回过神来,脸上浮出浅笑,拱手还礼,“玉蝉儿见过苏兄。”说毕闪到一侧,伸手礼让,“苏兄,请!”


苏秦走进来,目光扫过草堂,见先生、童子皆不在,又转对玉蝉儿:“先生可好?”


“还好。”玉蝉儿轻轻点头。


“师兄可好?”


“也还好。”玉蝉儿再次点头,目光仍在他脸上,声调关切,“苏兄,你??瘦了。”


“是啊。”苏秦故作轻松地笑笑,活动几下胳膊,“瘦点好,走路精神。”


玉蝉儿的声音越发关切:“印堂青赤,看来苏兄事有不顺;须发皆张,看来苏兄神弦紧绷;额纹横切,看来苏兄思虑过甚;鬓现白发,看来苏兄操劳过度。山下几年,看来苏兄过得并不容易呢!”


玉蝉儿观察如此细微,体贴这般入心,苏秦心里一阵发酸,使出强力把住泪关,声音却是发颤,再次深揖:“苏秦不才,让师姐费心了!”


玉蝉儿没有应腔。


场面正自尴尬,远处传来搓手声和哈气声。原来,飞刀邹等一路行走,倒也不觉得冷,这辰光停下了,被汗水浸透的内衣就如冰刀一样贴在身上,实在禁受不住。


苏秦向玉蝉儿笑笑,开门出去,朝飞刀邹招手。众人挑起担子走过来,放在门口。


“邹兄,”苏秦指着不远处依然存在的四子草舍,“你和兄弟们到那几间草舍里安歇,生火取暖,将就过上一宵。”


飞刀邹点点头,领人直奔草舍而去。


苏秦将所有竹篓搬进草堂,将东西一一拿出,在玉蝉儿的帮忙下,分门别类地放好,笑道:“这些东西全是今朝路过宿胥口时置办的,想必用得上。”


“及时雨呢,”玉蝉儿微微一笑,“这道谷里已有半月没起炊烟了。”


“啊?”苏秦惊愕,“你??你们??”


“不打紧的,”玉蝉儿又是一笑,“蝉儿习惯了,眼下在辟谷,莫说是半月不食五谷,即使一个月不食,也不在话下。”


“师姐??”苏秦泪水流出,“辟谷是一事,断粮却是另一事,你们??”哽咽起来。


“是啊,有点大意了。我和师兄原说下山置办的,不想连下两场雪,把山路封了。师兄硬要下山,被我劝阻,说是索性与他比试一番,看看我们的功力究竟可以多久不食,这不,刚刚辟谷半月,你就送粮来了。你呀,莫要七想八想。”话音落下,玉蝉儿“咯咯”笑起来,显得轻松自然。


苏秦细审她的面孔,见她确实显不出任何不适。在这大冷天里,草堂里既没烧炭火,她穿得也不多,然而,非但没有觉出寒冷,反倒是肤色红润,眼睛水灵,动作灵活,甚至比几年前还要年轻、漂亮、利索,只是在苗条的曲线里隐隐透出几分此前他未曾见到过的女性成熟之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