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 第032章| 报前怨陈轸设套 觅退路商鞅求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32章| 报前怨陈轸设套 觅退路商鞅求和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夜已深,一轮圆月淹没在云层里,给咸阳的角角落落映下灰暗的冷光。


商鞅正在书房里伏案疾书,冷向走进,小声道:“君上?”


商鞅抬头:“冷向呀,你还不睡?”


冷向关切道:“君上,过三更了,你这??”


商鞅苦笑:“睡不着呀!”


冷向看向竹简:“君上这在写什么呢?”


“该给这个世上留点儿东西了!”


冷向吃一惊:“这个世上?君上你—”盯住商鞅。


“呵呵呵,睡不着而已!”


“辰光有的是,君上还是要当心龙体!”


商鞅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好吧,寡人听你的!”便起身走进寝宫。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异响,一个隐蔽的暗哨探头观望,嗖的一声,不知何处飞来一支利矢,正中暗哨眉心。


暗哨应声倒地,房顶传来尖叫声:“有刺客—”


商君府上下惊乱,火把齐亮。


商鞅疾步走到户外,面孔冷凝。


冷向跟出来,急道:“君上,是刺客,你快回房去!”


面对这些神出鬼没的对手,众多卫士竟然是手忙脚乱,徒唤奈何。看着他们如临大敌的样儿,商鞅轻叹一声,转对冷向道:“选聘善走的技击壮士,抓到贼人!”


商鞅连番遭遇冷箭杀手,意外地在咸阳引发一阵射热,许多家族皆在习射,连老甘龙等人也不甘寂寞了。


这日晨起,甘龙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设了个箭场,约来嬴虔、杜挚、公孙贾、赵良和陈轸等老友、新朋现场比射。


现场没有杂人,大家说话也就放松些,一边赛箭,一边扯闲,大多抱怨日子过得紧巴,竞相比穷,因为他们的钱都让公孙鞅以各种名目收入国库花在河西了。


“公孙鞅他凭什么养三千甲士?”杜挚恨道,“三千人每天要开支多少金子?这笔钱从哪儿出?实在搞不明白君上是怎么想的!”看向嬴虔,“太傅,你得空问问君上,他公孙鞅的命就那么值钱吗?就需要所有的老秦人勒紧腰带供养他一人吗?”


“唉,”公孙贾长叹一声,“可恶的是那个刺客,什么臭手呀,连发两箭,该中的地方没中,不该中的地方偏就中了!”


“公孙兄不服,自去试试,”杜挚竖起拇指,“根据现场测算,箭手离那奸贼的辎车至少一百三十步,且那车是移动的,能射掉帽子就不错了!”


几人就刺客的射艺展开争论,只有陈轸一言不发,一门心思只在射箭上,该别人射时,他也不闲着,两只空手比来比去,还把一只眼闭合,剩下一眼瞄向五十步外的箭靶,口中不时发出啾的一声,嘴角或浮出笑,仿佛他真射中了似的,或皱眉弄眼,脸上写满惋惜。


几人的旁边摆着一个几案,案上放了一个酒爵,爵边是只酒壶,凡是射不中靶者罚酒一爵,由甘龙府上的老家宰持壶执罚。当然,规矩也是老家宰定的。鉴于太师年纪过大,拉不动硬弓,家宰降低标准,将靶子摆在五十步处,只要中靶就算射中,只有脱靶才行罚酒。前面已射八轮,老太师箭无虚发,太傅、杜挚、公孙贾自不必说,即使赵良也箭箭中的,唯有陈轸没有一次射在靶上,被老家宰连罚八爵老酒。


陈轸却毫不气馁,苦练不止。


甘龙、嬴虔、杜挚、公孙贾、赵良再射一轮,皆中靶心,又该陈轸了。


看陈轸射箭是这日的娱乐点之一,所有目光齐射过来,对他的这一轮充满期待。


陈轸却没看到,仍在几步开外,闭只眼睁只眼,两手做出拉弓射箭状,口中不时发出啾的一声。


“呵呵呵,”甘龙捋须笑道,“陈上卿,甭啾啾啾了,又该你喽!”


“哈哈哈,是吗?”陈轸几步跨过来,信心十足地朝手心上呸呸几声,弯起弓,搭上箭,瞄了几瞄,嘴上发出啾的一声,箭却仍在弦上。


众人皆笑瘫了。


公孙贾笑弯了腰,指着陈轸道:“陈??陈上卿,你??你喝几爵了?”


“在下数着哩,上卿一共喝了八爵!”杜挚笑道。


“区区八爵奈何不了陈上卿!”公孙贾盯住陈轸,半是鼓励道,“陈上卿,给我瞄得准点儿,我赌你这一次中靶!”


“你赌多少?”杜挚来劲了。


公孙贾伸出一根指头:“一两金子!”


“在下应赌!”杜挚从口袋中摸出一块金子,啪地摆在几案上。


公孙贾摸摸口袋,苦笑一下,转向几人:“忘带钱了,谁能借一两?”


陈轸从袋中摸出一个金块,扔过去:“公孙兄,接了!”


公孙贾接过,啪地列在杜挚的小金块边上,对陈轸道:“陈上卿,你可不能输哟!”


陈轸应道:“公孙兄,你只管放心,输了算在下的!”看向众人,“还有哪位应赌?”


嬴虔、甘龙、赵良三人分别摸出一金,摆在案上。


陈轸看向老家宰:“家宰,你不来一金?”


老家宰笑道:“来一金就来一金!”说着也摸出一金摆上。


陈轸扫射众人:“谁赌在下嬴,举手!”


只有公孙贾一人。


“谁赌在下输?”


余下几人一齐举手。


陈轸又掏出四金,呈一字儿摆好。


“诸位大人,不要后悔哟!”陈轸又朝手心呸呸几声,铆足劲,瞄准,口中发出啾的一声,弦响,利矢飞出。报靶的持靶过来,众人视之,见那箭不偏不倚,刚好扎在靶子下面的插杆上。


按照规矩,自然算是脱靶。


杜挚乐不可支地将公孙贾面前的五小块金饼一并拿走,分发给几人,将自己的一块故意捏在手里,朝陈轸与公孙贾晃上几晃,纳入袖中。


陈轸急道:“哎,别别别!”


杜挚慢条斯理道:“陈上卿,还想赌吗?”


陈轸对持靶的家仆道:“将靶插还原处!”


家仆持靶离去,插回原处。


陈轸看向几人:“谁能射中在下方才射中的那个东西,在下赌金十两!”


众人面面相觑,又不约而同地看向老太师。


“陈上卿呀,”甘龙皱眉道,“不能说你不讲道理,只能说你不讲规矩。”指酒,“喝罚酒吧!”


老家宰端起爵,递给陈轸。


“唉,”陈轸轻叹一声,做个苦脸,“赔了金子,还得喝酒!”说完一饮而尽。


众人皆笑。


“诸位大人,”见众人笑毕,甘龙接道,“老朽推荐一个生财之道!”


听到是生财之道,众人来劲了,纷纷看向他。


“老朽刚刚得知,因为几支箭的事儿,那个叫商君的害怕了,四处求聘腿长善走的技击壮士,你们谁有这个本事,就可挣他的金子去!”


众人无不吸口长气。


傍晚时分,陈轸喝得醉醺醺地回到馆驿。


“戚光,”陈轸看向戚光,吩咐道,“安排两个妞儿,犒劳一下两位勇士!”


“主公,要他们做什么吗?”戚光应道。


“有请二位!”


戚光召来陈忠与朱佗。


陈轸盯住朱佗:“朱佗,听说你的祖籍在卫地?”


“不完全是,”朱佗摇头,“末将祖籍大梁,家父年轻时到楚丘谋生,遇到家母,生佗,之后不久,一家人就随家父搬回大梁了。”


“呵呵呵,”陈轸笑道,“在卫地出生,就算是卫人了。”


“这??”朱佗欲言又止。


“是这样,”看出他的忧虑,陈轸又是一笑,“近闻商君府招纳贤才,尤其是善走的人,你出生于卫,与商君同籍,又是飞腿,若去应聘??”故意顿住。


“主公之意??”朱佗顿住。


“你去应聘,力争成为商君的贴身侍卫!”


朱佗拱手:“末将敬从!”


“晓得去做什么吗?”陈轸笑问。


朱佗做出一个抹头的动作。


陈轸摇头。


“哦?”


“你进去后,”陈轸压低声,“非但不能谋杀商君,反要全力以赴地效力于商君,保护商君的人身安全,取得商君的绝对信任!”


朱佗惊愕。


陈轸手指陈忠:“陈忠会全力配合你!你二人如何联络,自己确定一个方式。”


朱佗点头。


陈轸看向戚光。


戚光击掌。


两名美女款款而入。


“辰光不早了,二位歇息去吧。”戚光对陈忠、朱佗微微一笑,看向二女,“好好侍候二位壮士!”


二女应道:“好咧!”便分别走到陈忠、朱佗身边,挽住二人胳膊。


商君府的偏厅里,一名卫士带着朱佗走进来。


冷向打量朱佗,见他相貌一般,也显不出多么孔武有力,便眉头微皱:“请问壮士尊姓大名,来自何方?”


朱佗拱手:“在下姓朱名佗,卫国平阳人氏。”


“平阳?”冷向吸一口气,“那??家里还有什么人?”


朱佗摇头:“没了。”


“是魏人屠城时没有的吗?”


“正是。”


“屠城时你在哪儿?”


“替人看家护院。”


“何处?”


“定陶。”


“为何来到秦地?”


“老主人死了,新主人不待见。”


“哦。为何来到咸阳?”


“被义兄拖来。”


“你义兄何在?”


“到山里去了。”


“去山里做什么?”


“他喜欢山。”


冷向微微点头:“朱佗,你会何艺?”


“自幼习武,诸般兵器皆知一二,尤擅行走。”


“能展示一下吗?”


朱佗拱手:“敬受命!”说罢,嗖的一声,人已不见。


“朱佗?”冷向四顾无人,叫道。


“在这儿呢。”梁上传来朱佗的声音。


冷向愕然:“你??怎么上到梁上的?”


“走上来的。”


“你??能飞檐走壁?”


“看家护院,防贼防盗,这是必备之技。”


“太好了,真看不出,你有这个绝技。会用兵器吗?”


“棍。”


“能否展示?”


朱佗看看堂中空间,指向院子。


冷向走到院中,见朱佗从腰间抽出一物,是根三截棍。


朱佗舞棍,呼呼生风,指哪儿打哪儿,看得冷向大是叹服。朱佗舞有一通,收棍,插回腰间,面不改色,气不发喘。


冷向鼓掌,道:“壮士想要什么报酬?”


“作为卫人,在下慕商君为人,以商君为傲,若是能为商君做事,在下决不议酬,主人若是觉得在下有用,给多少皆可。若是觉得无用,在下一铜不取!”


冷向重重点头:“朱壮士,你就留在府中吧。”


当日黄昏,商君亲见朱佗,问他一些家乡的事,相谈甚笃,将他编入短兵护卫队,负责守护商君的人身安全。


旬日之后,商鞅坐在一辆特别制作的装甲辎车里,在三千甲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驰出咸阳,一路南下,前往视察封地商於。


於城等十邑已悉数获取,商於谷地已无战事,楚卒或死或逃,百姓纷纷臣服,作为一国之主,商君该来视察一下自己的国土。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一个不可启齿的原因是,近日接二连三的刺客事件及孝公日甚一日的咳嗽,使商鞅明确地意识到咸阳不再是他的福地。他必须谋划下一步,为秦国,也为他自己。


一路无事。


然而,就在三千甲士在商城的大街上招摇而过时,一矢破空而来,嗖地射在商鞅的辎车上,嵌入车窗的窗棂。


队伍大乱。


众甲士看看房子,想攀,却找不到上去的地方。


就在此时,走在短兵队最后面的朱佗嗖地蹿到房顶,在屋顶上一闪,瞬间不见。


约有一刻钟,朱佗不无遗憾地返回来,提着一把被刺客丢弃的楚弓。再核实箭矢,是楚矢无疑。


显然,这一次的刺客是楚人。


朱佗也因这次事件的快速反应而得到商鞅赏识,到於城时,走在卫队的前面,到上鄀时走在卫队的中间,靠近商鞅的甲车左侧,及至来到下鄀邑,朱佗已经靠在甲车的右侧。战国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军事属于凶事,因此,在jūn_duì 中尊右卑左,朱佗站在这个位置,就等于是商鞅短兵卫队的侍卫长了。


在赴商於之前,商鞅拟定了三个都城选址,一是商城,二是商洛邑,三是於城。商城是个山间盆地,离秦地最近,秦人经营也最久,周边方圆几十里可腾挪纵深,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处。商洛邑在洛水上游,靠近商城,相对安全。於城曾为鄀国都城,有现成的宫城与宫殿,尽管小,但即时可用。更重要的是,於城离楚地最近,向南经由丹水,可以直逼楚国龙兴之地丹阳,向东可经由涅阳,直达楚国冶铁重地宛城,堪称咽喉要塞。


将商於谷地一十五邑全部视察完毕,商鞅决定将都城设在於城,便吩咐冷向安排人整理鄀国留下的老宫殿,设计城墙加固方案。


是夜,商鞅就歇在於城原来的楚国守府中。为防不测,冷向安排四人在房顶守望,另有六个侍卫把守在院中不同的地方,商鞅的寝房正门则交给朱佗。


将近黎明时,商鞅被一泡尿憋醒,方便过后,将夜壶放在脚边,歪在榻上又睡,昏昏沉沉中,进入梦境:


孝公薨天,宫中一片缟素,哀乐声声。


商鞅身穿丧服,正在跪地服丧,一群旧党拿着各式凶器追杀过来。商鞅一路狂奔,直至渭水边。尾随在后的旧党男女拿着各式武器狂追过来,将商鞅围到水边。


商鞅不顾一切地跳进湍急的渭水中。


商鞅拼命划水,但怎么也划不动。


渭水里突然冒出许多头,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全是被砍掉的头,颈上仍在流血,水被染得鲜红。


所有的头都张开大口,朝他呼叫:“公孙鞅,还我命来!公孙鞅,还我命来!”


这些头颅开始向他漂去,“还我命来—”的声音由呼喊成为怒吼。


商鞅惊惧,拼命踢腿,两手挥舞,冲它们又推又打,被子被他踢到地上。


头颅越围越多,满河皆是。


无数血盆大口咬向他。


商鞅无处可逃,“啊—”地惨叫一声,滚下榻来。


朱佗呼一声冲进,拔剑出鞘,警惕地环顾周围。


商鞅乍然惊醒,望着持剑的朱佗,惊骇。


朱佗凑近他,急切问道:“主公?”


看清是朱佗,商鞅嘘出一口气,朝外摆手。


朱佗观察房内,见没有什么,便拱手退出。


商鞅坐回榻沿上,长呼吸几下,拿袖子抹去额上汗珠,朝外叫道:“来人!”


朱佗走进。


“掌灯!”


朱佗点上灯,室内亮堂起来。


商鞅对朱佗吩咐道:“朱佗,从今夜开始,你就在寡人寝处守值!”


朱佗拱手:“佗从命!”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鸡啼。


商鞅伸个懒腰:“什么时辰了?”


“鸡叫头遍!”


“是吗?”商鞅略顿一下,朝外努嘴,“看看公子疾、司马错起来没?如果起来了,请他们来一趟!”


朱佗拱手:“遵命!”便匆匆走出。


大清早就被召见,定有大事。


公子疾、司马错急到商君府,见商鞅脸色苍白,显然是余惊未消,关切道:“商君,你气色不好,没有睡好吗?”


商鞅苦笑一下:“还好。”看向二人,“召二位来,想说两桩事情。”


公子疾、司马错端正坐姿,屏息。


商鞅伸出食指:“第一桩,”看向公子疾,“出具告示,商於十五邑暂缓施行秦法,免除五年赋役,以安抚楚民。”


公子疾问道:“缓多久?”


“先三年吧,”商鞅迟疑一下,“不,五年。”


公子疾面露难色:“同为秦民,如果商於缓行,恐他邑不服,譬如河西。”


商鞅白他一眼:“君上既将商於封鞅,商地就当与秦地不同。”


公子疾拱手:“下官遵命。”


商鞅伸出食、中二指:“第二桩,”转对司马错,“拆除现武关,东移,在於城东选址重建,同时,改造峣关。”


司马错问道:“怎么改造?”


“双向防御。”


“双向?”司马错不解了,看向公子疾,半是自语,“峣关西面是咱自家的土地呀!”


商鞅声音严厉:“执行命令!”


司马错拱手:“末将得令!”


几件大事确定之后,商鞅命令司马错镇守商城,改造峣关,修建城防,命令公子疾镇守於城,按照设计改建宫殿,自己则与冷向返回咸阳。


及至蓝田,商鞅夜宿驿馆,天将亮时再做噩梦,忽地坐起,大叫:“来人!”


朱佗急道:“主公?”


商鞅喘气道:“有??有刺客!”


朱佗怔道:“主公,佗一直守值,未听到任何动静,只有你突然间大口喘气,好像??做噩梦了!”掌灯。


商鞅环视四周,缓缓嘘出一口气:“哦,是吗?”呆坐一会儿,看向朱佗,“对了,明日晨起,挑选五十锐士,全部便装,随寡人进山!”


朱佗拱手:“敬受命!”


翌日晨起,一行五十二人开至终南山寒泉。


将近寒泉谷时,商鞅吩咐道:“你们留在此处吧。”


朱佗审视静幽的山谷,悄声道:“主公,山高林密,万一??”


商鞅看看山林,点头:“好吧。”


及至寒泉子草堂,朱佗命令五十名卫士散布四周,为原本清幽的山谷平添了杀气。


贾舍人迎住商鞅,带他前往草堂。


寒泉子没有迎他,而是坐在席位上等候。


商鞅进门,深揖道:“前辈在上,卫鞅有扰了!”


寒泉子拱手还礼,指着对面席位:“商君请坐!”


商鞅坐下。


贾舍人斟好茶水,退出。


寒泉子盯住商鞅,声音清淡,直入主题:“商君乃百忙之身,此来寒舍必有大事,老朽能得闻乎?”


商鞅一脸苦相:“不瞒前辈,晚辈近日几番遇险,时有惊梦,日不得安,夜不得寝,苦思无解,特来求请前辈指点迷津!”


“敢问商君遇到何险?”


“刺客。已几番行刺了。”


“刺客为何人?”


“未曾抓到,据鞅臆测,当是旧党。”


“有何惊梦?”


“被人追杀。”


“什么人?”


“什么人都有,多是旧党亡魂!”


寒泉子闭目冥思。


商鞅凝视他,静默以待。


良久,寒泉子睁眼:“归隐林莽吧。”


商鞅似乎没有料到是此指点,略觉愕然。


寒泉子缓缓道:“先圣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你已割地封君,位极人臣,当是功成名遂,可以追寻天之道了。”


商鞅默然以对。


寒泉子闭目。


有顷,商鞅抬头,语气坚决:“非晚辈不知进退,是晚辈退不得!”


寒泉子睁眼看他,目光征询:“为何退不得?”


商鞅苦笑:“一是旧党余孽不会放过晚辈,晚辈无处可退;”略顿,“二是壮志未酬,晚辈不能退!”


寒泉子略作诧异:“敢问商君壮志?”


“鞅之志,让秦法长存于世,惠及天下!”


寒泉子轻轻一叹,没有接声。


“前辈因何而叹?”


“为痴狂而叹。”


商鞅怔了下,拱手:“晚辈愚痴,敬请前辈详解!”


“就老朽所知,除道之外,天地无长存之物,除德之外,无物可惠及天下。”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商鞅拱手道:“晚辈受教!”


寒泉子盯住商鞅:“商君若无大事,”腿收起来,作势起身,“老朽尚有功课要做!”


显然,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商鞅急道:“前辈??”


寒泉子重新坐好,看向他。


商鞅拱手:“晚辈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只是大功未竟,大业未定,晚辈眼下死不得,也不能死!然而,旧党余孽处处皆是,防不胜防,时刻想夺晚辈性命。晚辈此来,是想求请前辈指点一个万全之策!”


寒泉子淡淡应道:“回禀商君,就老朽所知,天下不存在万全之策!”


“这??”


“不过,”寒泉子话锋一转,“天下亦无不可解之事!”


商鞅眼前一亮,急切问道:“敢问何解?”


“你可去寻访一人,他或有解招。”


“何人?”


“孟兰皋。”


“孟兰皋?”商鞅沉思有顷,“晚辈可往哪儿访他?”


“前些年听说他供事于太庙,近况如何,老朽就不知了。”


商鞅拱手:“谢前辈指点!”


从终南山回来,商鞅入宫觐见孝公,将商於局势悉数讲述一遍,包括缓行秦法,定都於城,改建峣关、武关及各地城防的事。孝公轻咳几声,淡淡说道:“商於既然封给你了,就是你的,如何治理,也是你的事。”


商鞅略是一怔,起身叩首:“商於是君上的,臣不敢独断!”


“呵呵呵,”孝公迭声笑道,“好吧,就算是寡人的,你方才所奏,寡人准允!”


“谢君上厚恩!”商鞅叩首。


君臣又聊一时,孝公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度咳得上不来气,内臣急来捶背。


商鞅目不转睛地盯住孝公。


孝公咳过一阵,喝下几口水,给商鞅一个苦笑,叹道:“唉,瞧这咳嗽,真还与寡人摽上劲了!”


“君上,”商鞅奏道,“臣在返回时,入终南山访仙,得遇寒泉先生。寒泉先生为旷世奇人,神功了得,臣想请先生入宫为君上诊治,请君上准允!”


“不瞒爱卿,”孝公缓缓应道,“你说的这位寒泉先生,寡人晓得。寒泉先生志在清修,是不会出山的。再说,寡人之疾寡人晓得,不过是每天咳嗽几声而已,静养几日也就好了!”


见孝公这么应答,商鞅不好再勉强了。为了不影响孝公“静养”,商鞅告辞。


回到府中,商鞅开始审阅他不在府时各地发来的报表,正在审核,冷向进来,压低声道:“君上,孟老先生访到了!”


“哦?”商鞅急看过来。


“老先生为太庙后殿执事,司香火供奉,已于去岁离职,在咸阳城外置买一处老宅颐养天年呢。”


“有请老先生,备上厚礼!”


“向这就去!”冷向转身就走。


商鞅叫住:“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