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 第006章| 秦公主为国舍身 魏惠王杀鸡儆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06章| 秦公主为国舍身 魏惠王杀鸡儆猴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秦后宫后花园中,太子嬴驷、公子华、紫云及一拨公子、公主围成一个圈,无不屏住呼吸。大圈正中是一个大盆,盆中两只蛐蛐激战正酣。秦孝公的母亲—年过七旬的老夫人弯腰站在最好的位置,看得揪心。


盆中一只蛐蛐是黑头,另一只头上被抹上粉白色,似乎是唇膏之类。斗有一时,黑头的明显占上风,粉头的渐渐落败。


紫云手指粉头,大叫:“哎呀,彩凤,快咬呀,咬死黑雕!”


小公主们齐声喊:“咬咬咬,咬死小黑雕!”


又斗几个回合,黑头擒住粉头脖子,将它牢牢按住。见粉头遇险,紫云尖叫一声,扑进老夫人怀里。


老夫人急叫:“驷儿,快,快叫它撒手!”


嬴驷伸手进去,捉住黑头,小心翼翼地放进一只盒子里。


盆中那粉头仰天躺在那儿,一动不动,似是不行了。公子华上前,将它小心拿起,放在掌心。


老夫人看向公子华:“拿过来,让老身看看!”


众公主齐围过来。就在这时,粉头突然跃起,只几下,就弹进旁边的树丛。公子华等几个小伙子忙去寻找。


紫云冲他们急叫:“别找了,别找了!”


公子华回头,不解地看着她:“云妹,为啥不找了?”


紫云眼珠子一转,俏脸一笑:“就让它待在林子里吧,我们换个玩法。”


嬴驷看向她:“云妹,想玩啥,说吧!”


紫云咬牙切齿:“打河西,杀魏人!”


众公主拍手:“杀魏人,对,杀魏人!”


公子华凑近她,故意逗乐:“云妹,谁当魏人呢?”


紫云看向老妇人,嗲声道:“奶奶!”一头扑进她怀里。


“呵呵呵,”老妇人笑着轻拍她背,指点嬴驷几个公子,“当然是你们几个小泼皮喽!”转对众公主,气宇轩昂,“都随老身回去,换上戎装,拿起刀枪,由老身挂帅,夺河西,杀魏贼!”


众公主举拳,齐喊:“夺河西,杀魏贼!”


嬴驷、公子华等互望一眼,各做怪脸。


在不远处的灌木丛后,秦孝公和内臣静静地望着公子和公主们各去换装。待到场中空无一人时,秦孝公泪水流出,掩袖拭去,缓缓闭上眼睛,耳边响起公孙鞅的声音:“百无一用方是大用。舍此一女,可得全局啊,君上!”


“百无一用,方是大用??舍此一女,可得全局??”孝公喃声自语。


猛然,秦孝公抬头,看向内臣。


内臣一怔,轻声问道:“君上?”


“摆驾大良造府!”


一见公孙鞅,秦孝公就开门见山道:“依爱卿之见,紫云何时出嫁为宜?”


见孝公想通了,公孙鞅拱手:“逢泽之会就是佳期。魏王登基,秦魏联姻,魏王双喜临门,对我更无防范之心!”


“何人送亲为妥?”


“臣陪殿下!”


“何时动身?”


“十日之后!”


“十日?”秦孝公显然没想到时间如此紧迫,愣怔有顷,转对内臣,“传旨后宫,为紫云公主准备嫁妆!”


内臣拱手:“老奴领旨!”转身离去。


赶赴后宫的途中,内臣越走越慢,眉头紧皱,心中暗暗叫苦:“天哪,这个旨让老奴??怎么传哪?”


后花园中,贵族们的“秦魏大战”激战完毕,魏武卒“尸横遍地”,秦武士无一“负伤”。作为三军统帅的老夫人亲自打扫战场,检视敌尸,踢踢这个,用拐杖捣捣那个,一本正经。


紫云等一应公主跟在身后,着秦武士装,一手执枪或剑,一手持盾,个个满头是汗,风风火火,飒爽英姿。


不一会儿,老夫人在横七竖八的“尸体”中转满一圈,满意地点头,冲“尸体”们笑道:“呵呵呵,孙子们,战斗结束,爬起来吧!”


所有“尸体”全爬起来,个个龇牙咧嘴。


紫云公主看向老妇人,兴奋地说:“奶奶,我这就把全歼魏寇、收复河西的喜讯告诉娘亲去!”


老夫人走到她身边,轻拍她的肩膀,乐呵呵道:“好呀,快点去,告诉她是奶奶挂的帅!”


“好咧!”紫云应一声,飞跑而去。


孝公夫人是韩昭侯胞妹,当年献公为了从魏国夺回河西,与韩结盟,聘娶韩女为太子妃,育子嬴驷。河西之战中献公罹难,孝公即位,立韩女为夫人,次年育女紫云。紫云是正宫正出,又是太子胞妹,在诸公主中自然是地位最高,加之出落得漂亮,嘴巴又乖巧,不仅甚得孝公宠爱,更是老夫人的掌上明珠。


内臣向秦公夫人传旨时,恰遇紫云公主如旋风般冲进宫门。看到内臣跪地哽咽,孝公夫人泪眼模糊,紫云惊呆了。


紫云跑到母亲身边,急切问道:“娘亲,出什么事了?”


孝公夫人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放声悲哭:“云儿—”


“娘亲,怎么回事呀?”


秦公夫人什么也不说,只将紫云紧紧搂在怀里。


紫云挣脱开,一把扯住跪在地上的内臣:“快说,怎么回事儿?”


内臣哽咽道:“公??公主??”


“说呀,你??你这是要急死我哩!”


内臣一个狠心,擦去泪,抬头看她,破涕为笑道:“老奴这儿给公主贺喜了!”


紫云惊愕:“贺喜?什么喜?”


“君上??君上为公主许婚,再过几日,公主??公主就要出嫁了!”


好端端的突然许嫁,先前亦未听公父说起过,紫云惊呆了。


紫云回过神来,转向夫人,目光征询:“娘亲,这??可是真的?”


夫人点头。


“许??许给哪一家?”


“魏室公子,上将军魏卬!”


听到是嫁魏人,刚刚杀完魏人的紫云花容失色,“啊”地惨叫一声,双手捂脸,飞跑而去。


时已近昏,日落西山。


灯光下,老夫人正在仆女侍奉下换衣,卸妆,紫云就如丢了魂似的旋进宫门,一头扑向老夫人,抱住她的两条老腿,大放悲声。


老夫人慌神了:“云儿,云儿,你??你这是咋哩?”


紫云哭了个伤心欲绝,将她的腿越抱越紧。


老夫人坐下来,心疼如割,搂住紫云又是拍又是哄。紫云哭着哭着竟然噎气了,老夫人急急拍背,连拍数下,方使紫云缓过一口气。


就在老夫人摸不着头脑时,孝公夫人跌跌撞撞地跑过来。


“你??来得正好,快说,怎么回事儿?”老夫人劈头就问。


孝公夫人“扑通”跪下,泣不成声:“娘—”悲悲切切地将来龙去脉一一诉知。


是夜,秦国先庙的偏殿里,老夫人端坐于席,身边站着侍女,背后是先君献公的画像和灵位。灵位前面默然跪着秦孝公,再后是嬴虔和嬴驷。


四周静寂。


老夫人脸色煞白,满面怒容,龙头拐杖将地面捣得“咚咚”直响。伴着拐杖的落地声,老夫人字字如锤:“魏寇霸我河西,杀我夫君,与我血仇不共戴天,嬴渠梁,你??你个不孝之子,不去报仇倒也罢了,这且说说,为什么还要把老身的云儿嫁给魏贼?”


不明所以的嬴虔、嬴驷总算明白过来,无不惊愕。


秦孝公将头埋在地上,屁股高高撅起,任由老夫人责问,只不作声。


老夫人扭头,看一眼秦国列位先君的灵牌,声音更重:“嬴渠梁,你好好看看,列祖列宗的牌位都在这里,你先父的英灵正在看着你呢!”


秦孝公头叩得更低,仍不作声。


“嘿嘿,”老夫人冷笑两声,目光移向秦孝公,“嬴渠梁,你以为你不说话,就能蒙混过去,是吗?老身问你,听说又是公孙鞅自作主张,把云儿给卖了,是不是?”


秦孝公终于出声,嗫嚅道:“回母亲的话,此事与公孙鞅无关,是不孝子自作主张,托公孙鞅向魏室提亲。母亲要打要罚,渠梁认领!”


“你你你??”老夫人怒极而泣,“你净包庇那个外乡人。”手指嬴虔、虔驷,“你睁眼看看他们,公孙鞅今儿责这个,明儿罚那个,只怕老身这把朽骨头,不定哪天也要受他敲打。嬴渠梁,你??你口口声声孝字当头,今儿就在这儿,当着列祖列宗的面,你向老身说说清楚!”


秦孝公再次撅起屁股,任凭老夫人百般斥责,一句犟嘴的话也不出口。


公孙鞅推动变法改制,受到牵连的多是世族旧臣,而这些人中,大多数都与老夫人有所牵连,因而老夫人是一百个不称心。此番借得这个因由,老夫人连哭带诉,将公孙鞅又斥又骂:“他公孙鞅算个什么东西?一个丧家之犬,流窜我邦,偏就入了你的眼,害得老身??亲朋旧友??死的死了,没有死的,哪个能有好日子过?”擦把老泪,看向嬴虔,“嬴虔!”


在公孙鞅实施变法的第七个年头时,太子嬴驷触犯秦法。不杀鸡,无以儆猴,而太子迟早要继承大位,不宜受刑,又不可不罚,公孙鞅遂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又将太子割发代刑。被公孙鞅劓过鼻子的嬴虔爬前几步,朝老夫人悲泣道:“母亲—”


“抬起脸,让你大哥好好瞧瞧你的鼻子!”


嬴虔勾起旧怨,放声泣道:“母—亲—”


“劓我儿子,罚我孙子,连我孙子之师也遭黥面,这又??”老夫人拭把泪,接着泣诉,“将我云儿嫁给贼人!”将拐杖狠狠捣向孝公面前的石地板,差点儿敲在孝公头上。


嬴虔、嬴驷无不悲哭,只有孝公默不作声。


老夫人说得累了,抹把老泪,厉声道:“嬴渠梁,你听好,没有老身的旨意,我的云儿你谁也不能嫁!”忽地起身,拄起杖,在侍女的搀扶下嘚嘚嘚地走出殿门。


直到老夫人走远,秦孝公才从地上站起来,沉起面孔扫一眼跪在一旁不知所措的嬴虔、嬴驷,一个转身,大踏步离去。


一直候在门外的内臣小跑着跟在身后。


快到书房时,孝公放慢脚步。


内臣紧赶一步,小声道:“君上,紫云公主的事儿,要不??缓一缓?”


秦孝公顿住脚步,转对内臣,面孔狰狞:“缓什么缓?传旨,紫云出嫁之事尽快操办!再有,从今日起,无论是朝廷还是后宫,除老夫人之外,谁敢再议此事,杀无赦!”


内臣打个惊怔:“臣??领旨!”


魏惠王向列国发出传檄,邀请众公侯于六月既望会于逢泽,庆贺他的称王大典。因时间紧迫,对于距离较远的国家,如燕、楚、越等,陈轸只是函谕他们知情,而对较近的国家,如秦、齐、韩、赵、中山、义渠及卫、鲁、陈、宋等泗上小国,他则逐个特使传帖。为示隆重,魏惠王特地附上自己亲笔书写的请柬,且在上面用新的王玺压上朱印。


为确保盟会不出纰漏,同时也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抵触,魏惠王特别调动五万武卒,由上将军公子卬统率,先一步抵达大梁。惠王自己也提前十日动身,乘坐王辇,威风八面地开赴逢泽。


惠王的使臣赶至卫都帝丘,呈上请柬。卫成公一看,傻眼了。妥善安排好使臣,卫成公迅即召来老臣孙机商议对策。


孙机是兵家孙武子的四世孙,本为宋国宰辅,因与宋公不睦,于二十年前携二子赴卫,被卫成公任命为宰辅,后改称相国。


孙机读毕魏惠王的亲笔信函,两道长眉拧成疙瘩,许久,望向成公:“君上??”


卫成公的目光落在他饱经风霜的老脸上:“老爱卿,依你之见,这次逢泽之会,寡人是去还是不去?”


“老臣以为,君上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先说不去有何不是!”


“齐、韩、赵三国可以不去,君上却不可不去!魏罃此举虽说冒犯天下,却也不是我等弱小所能抗阻的!”


卫成公微闭双眼,陷入深思,许久,抬头问道:“听老爱卿之意,齐、赵、韩三国或许不去?”


孙机点头应道:“依老臣所见,莫说是齐、赵、韩三个大国不去,纵使泗上小国,也未必尽去!”


卫成公若有所思。


“然而,”孙机一字一顿,“其他小国可以不去,独君上不能不去!”


卫成公十分诧异:“咦,这又是为什么呀?”


“恕老臣妄言,泗上诸国,唯我离大魏最近,且无险可守。若是不去,依魏罃秉性,势必拿我开刀,取杀鸡儆猴之效!”


卫成公再次陷入深思,有顷,猛地抬头:“这是不去的不是。寡人若去,又有什么不是?”


“齐、赵、韩三国可以去,君上却不可以!”


卫成公一怔:“此话从何说起?”


“魏侯称王,是谋逆篡上。齐、韩、赵三国与魏一样,皆是大夫篡上,非周初封侯,早已坏了名声。君上却是不同。君上先祖是武王胞弟,与周室血脉相连。君上若是去了,就等于赞同谋逆之实,虽可保住一时安危,青史却留骂名,至少也是贻笑于后人!”


卫成公点头:“老爱卿所言极是!寡人思来想去,也是没个决断!老爱卿可有两全之策?”


孙机缓缓道:“君上,您看这样如何?逢泽之会,由老臣陪同太子前往支应。只要多备礼物,言辞逢迎,魏侯也不至于迁怒于我!”


卫成公闭上眼睛,再次陷入深思,良久,猛地睁眼,摇头道:“这是五十步笑百步,不可!”


“唉,”孙机长叹一声,“的确是五十步笑百步,可??老臣实在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卫成公一横眉毛,毅然决然道:“既然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使太子去也不是,寡人也就豁出去了!老爱卿,你安排使臣,备上厚礼,分别问聘齐、韩、赵诸国!只要他们不去,想他魏罃也不敢拿寡人怎样!”


“老臣遵旨!”


孙机回到相府,立即安排几个大夫,备齐厚礼,连夜出使齐、赵、韩、楚四国,名为问聘,实为探听虚实。一切整装就绪后,几人在相府大门外,扬起使节,与孙机拱手作别。


送走使臣,已是人定时分。孙机梳洗已毕,换上睡衣,在榻上躺了有一会儿,忽地坐起,愣了片刻,找件衣服披上,走出寝房,信步来到长孙孙宾的书房。


孙机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孙操是卫国边城重镇平阳的郡守,次子孙安是平阳的郡司马,共同负责平阳防务。孙宾是孙操的长子,早过冠年,孙机将他留在府中,一来处理相府事务,二来也是教导他为人立事。


孙机进门时,孙宾正在几前正襟端坐,秉烛夜读。几案旁边整齐地码放几捆竹简,旁边立着一支叫作笙的排管,是孙宾唯一喜欢的乐器。许是读得过于专注,孙机走到跟前,孙宾仍无察觉,只将两眼聚精会神地盯在竹简上,口中喃喃诵读。


孙机轻咳一声。


孙宾抬头,起身叩道:“宾儿叩见爷爷!”


孙机在对面几前坐下,目光落在孙宾手中的竹简上。


孙宾坐起,冲他笑道:“爷爷,这么晚了,您还不睡?”


孙机目光仍盯在他的竹简上:“宾儿,读的什么书呀,这么入神?”


孙宾将竹简双手奉上:“爷爷请看,是墨子前辈写的,讲的是兼爱!”


孙机翻几下竹简,递还给他:“墨家是方今显学,墨者多是有道高士,此书值得一读。宾儿,依你看来,书中所言可有道理?”


孙宾坐直身子,正正衣襟:“回禀爷爷,墨子前辈所言,全是天下至理:‘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民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真是句句切中时弊啊!今天下相争,民不聊生,起因就在此处,就在互不相爱。如果人人相爱,天下就会‘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是谓圣人之境!”


孙机长叹一声:“唉,宾儿,爷爷希望你能记住,所有这些,只是如果而已!”


孙宾惊愕:“爷爷何出此言?”


孙机再叹一声,缓缓说道:“因为狼总是想吃羊的,羊也总是想吃草的!”


孙宾抬头望着孙机:“爷爷,出什么事了,能否告诉宾儿?”


“我想让你速去平阳,告诉你的父亲和叔父,要他们即刻储粮储水,加固城防,准备应战!”


“应战?”孙宾愕然,“爷爷,眼下风平浪静,我们为什么要应战?”


“因为狼想吃羊,羊又不甘心哪!宾儿,早点睡吧,明日凌晨动身不迟!还有,告诉你父亲,他还有最多两个月时间,要他尽快组织人力,加固城墙,深挖壕沟,放满水!敌人若打过来,平阳首当其冲!”


“敌人?”孙宾眼珠子连转几转,“您是说,魏人?”


“唉,”孙机长叹一声,“就算是魏人吧。”看向几案上的排管,“宾儿,爷爷久未听到你的笙音了,来一曲。”


“爷爷想听什么?”孙宾取过排管。


“《大武》。”


孙宾点头,吹奏。


寂静的夜空荡起《大武》那金戈铁马的旋律。


因有大沟开通的事,大梁守丞柳雁原本就在逢泽之滨准备了盛大的典礼场面,不说彩旗遍地、礼台高筑、万人观瞻,即使丰富多彩的民间乐舞也足以使人大饱眼福。


上卿兼大宗伯陈轸先一步赶到逢泽,看到这个场面,心中暗喜,朝前来迎接的柳雁问道:“柳大人,一路走来,大梁城中好不热闹,是有什么重大节庆吗?”


“呵呵呵呵,”柳守丞不无兴奋地应道,“下官正要向上大夫报喜呢。大沟贯通,白相国卜下吉日,定于八月既望举办贯通大典,祭祷天地。大梁百姓为这大沟辛劳多年,今贯通在即,听闻白相国亲来开闸放水,无不雀跃,家家户户都在为这事儿做准备呢!”


听到“白相国”三字,陈轸心有不快,脸上一沉,但迅即释然。


“太好了。”陈轸象征性地给他个笑,“在下这也晓谕柳大人一事。”


柳守丞怔了怔,拱手道:“上大夫请讲!”


“白相国已于旬日前因病仙逝,君上应天下百姓之请,南面称尊,约定列国公侯会盟于逢泽,祭拜天地四方。为此,我王特别诏命轸为上卿,暂摄大宗伯事务,先一步来大梁筹备会盟大典,吉日正是八月既望!”


柳守丞先是愕然,继而起身,叩拜道:“下官叩见上卿大人,恭祝我王万安!”


“呵呵呵,”陈轸脸上堆笑,伸手扶起他,“柳大人请起!”


“谢上卿大人!”柳守丞起身。


“大王南面称尊,列国公侯会盟,大沟上下贯通,三件大喜事皆在大梁,本卿贺喜你了!”陈轸朝他拱手。


柳守丞还礼道:“下官诚惶诚恐,筹备不妥之处,还请上卿指点!”


“柳大人不必客气。三件喜事既然凑在一处,就作一件庆贺。哦,对了,本卿想到一个主意!”


“下官恭听!”


“白相国来不了,大沟之闸就由我王亲手开启!”


“太好了!”柳守丞亦是惊喜。


“待闸门开启,潮头如万马奔腾,必是壮观。柳大人,你可筹备一个仪式,让列国公侯戏潮追头,权作游戏。我们给这个游戏起个名字,”陈轸略一沉思,一拍脑门,“有了,水中有龙,就叫群雄戏龙!”


柳守丞拍手应道:“好好好,好名字!”


“筹备去吧,还有二十日,时不我待了!”


公孙鞅正在府中与车希贤讨论军事,景监兴奋地走进来,将魏惠王的请柬“啪”地摆在几案上,看向公孙鞅道:“大良造,魏侯的请柬到了,盛邀君上于八月既望会于逢泽,奉行称王大典!”


公孙鞅接过请柬,粗粗浏览一下,嘘出一口长气,给景监个笑:“这头老熊,总算是上套了!”目光落在檄文上,小声嘀咕,“八月既望?”


“下一步怎么走?”景监急切地询问。


“八月既望,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该做准备了!”


“要君上去吗?”


“一国之尊不可轻动,有在下与殿下赴会,足以应付了。还有,公主出嫁之事,万不能拖,免得魏侯生疑!”


“下官遵命!”


公孙鞅扭头转向车希贤:“车将军?”


车希贤拱手:“末将在!”


“出告示吧,举国征兵!”


车希贤朗声道:“末将领命!”


征兵告示发行至位于咸阳东大约一百八十里的小秦村时,举村沸腾。一个亭长模样的大步走在村子里,边走边敲锣,扯着嗓子吼道:“老秦人都给我听好喽,水井边看告示喽!特大喜讯,大良造要征兵喽!”


位于村中心水井边的告示榜前,几十个热血青壮围着告示,听着一个斯文人宣读:“??大凡青壮男丁,上至不惑,下至弱冠,不分贵贱均可应征。一人服役,全家免赋一年,免税三年。冲锋者赏,后退者斩。割敌一耳,赏一金;割敌三耳,晋爵一级??”


村头新兵招募处,一群小伙子在一张几案前面排队,一个斯文人飞快地在竹简上书写:“秦大川,秦二川,秦三川,段大头,李二鳖??”


初升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秦大川等一张张血气方刚的脸上。


整个后宫都在为紫云出嫁一事忙活,只有紫云静静地坐在后花园的小湖边,两眼木呆地望着湖中的云影。


湖不大,但湖水甚深,连通宫外的两条河水。


不知坐有多久,紫云突然站起,朝湖水中一跃而下。


这一幕刚好被前来寻她试穿嫁衣的侍女看个真切。


“公主跳水喽,快来救人哪!”侍女大叫一声,不顾一切地飞跑过来,跳入水中。


所幸的是,侍女会游泳。


侍女一头扎进公主落水处,扯住飘在水中的裙裾,将正在下沉的公主拖上水面。许是因为侍女抢救及时,紫云没出什么大事,不过是呛了几口水。


众多宫人听到喊声赶过来,接着是宫医,再接着是秦公夫人,再后是老夫人,一直闹到天色昏黑,后宫方才安静下来。


这日秦孝公一直待在公孙鞅府中,与公孙鞅、车希贤等几个信臣讨论逢泽之会的事,回到宫中时已是人定。


听闻紫云跳水,孝公顾不及更衣,与内臣匆匆赶往后宫,直入正宫。


夫人寝处传来啜泣,听声音是紫云。


见是秦公,宫正等急迎上来,跪叩。


孝公视作不见,急入内室,见紫云伏在母亲膝上,哭得一抽一抽的。


秦孝公嘘出一口气,在夫人身边坐下,轻轻抚摸紫云的长发。


紫云猛地坐起,一个翻身,跳到一侧,止住哭,不无怨恨地盯住孝公。


“云儿—”秦孝公心如刀绞,轻声道。


“君父,”紫云一字一顿,“我不要嫁给魏人!”


“云儿—”秦孝公泪水流出。


“君父,”紫云声嘶力竭,“我不要嫁给魏人!”


“好吧,”孝公轻叹一声,盯住女儿,“云儿,你回答为父三个问题,若是答得对,为父就不把你嫁给魏人!”


“真的?”紫云打个惊怔,迅速坐直,身体前倾,眼巴巴地盯住他。


“云儿,你愿意回答不?”


紫云连连点头。


“第一个,你是不是老秦人?”


紫云不假思索道:“是。”


“第二个,你恨不恨魏人?”


紫云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恨!”


“第三个,你想不想打败魏人,收回河西?”


紫云重重点头:“想!”


“云儿,你再仔细考虑一下,为父许你反悔一次!”


紫云一字一顿:“云儿绝不反悔!”


“如果你不反悔,就必须嫁给魏人!”秦孝公表情决绝,似是在重大国情面前下决策。


紫云惊呆,待反应过来,尖叫道:“为什么呀,君父?”


秦孝公握紧拳头,铿锵有力:“因为君父要与魏人决一死战!因为君父要为千千万万死难于河西的老秦人复仇!因为君父要收回河西!”


紫云先是一怔,继而不解地问:“可??这与云儿出嫁有何关系?”


“云儿,”秦孝公的语气稍稍缓和,“为父问你,河西原本是我们老秦人的,可为什么落在魏人手里?”


“奶奶说了,是被吴起夺去的!”


“几十年来,秦人与魏人激战无数次,只为收回河西,可直到如今,河西收回来没?”


紫云摇头。


“为什么收不回来?”


“因为??”紫云想了一会儿,“魏国有武卒,听奶奶说,他们凶得狠!”


“是的。”秦孝公重重点头,“如果与魏国武卒硬拼,依你看,我们能够收复河西吗?”


紫云语气坚决:“能!”


“为什么能?”


“因为老秦人不怕死!”


“如果魏人也不怕死呢?”


“这??”紫云愣怔有顷,皱眉道,“魏人为什么不怕死?”


“如果你是魏人,如果你为河西奋战几十年,死伤数以万计的人,好不容易才从秦人手中夺到河西,愿意轻易放弃吗?”


紫云咬紧牙不吱声了。


秦孝公趁热打铁:“秦、魏百姓都不惜死,都要不顾死活地争夺河西,就只好硬拼了。紫云呀,你愿意为收回河西而让老秦人死光光吗?”


紫云摇头。


“为击败魏人,为收回河西,大良造想到一个计谋,就是把你嫁给魏人,与魏人联姻。你去结亲,魏人就是我们的亲家,也就不会防备我们,魏武卒就会掉转枪头攻打别人,那时,我们就可趁其不备,一举夺回河西!”


紫云眼睛睁大。


“云儿,你嫁给魏人,是为老秦人做牺牲,是让老秦人少流血呀!”


紫云沉思良久,喃道:“云儿??明白了??”


“云儿,你??愿意出嫁吗?”


紫云含泪点头。


秦孝公向她张开双臂。


紫云一头扑到他怀里。


fù_nǚ 紧紧拥抱,如生离死别。


通往大梁的衢道上,五万大魏锐卒装备精良,按照行旅建制五人一排(伍),整齐划一地昂首走着,远看就如一条长龙,盔甲及长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辚辚车流前端,一辆装饰精美的战车特别显眼,上将军公子卬一手持枪,一手抚剑,昂首而立,飒爽英姿。上将军的车后是一辆王辇,自封为王的魏惠王微闭双目,专心倾听士兵们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嘴角浮出一丝笑意。


大队车马行至大梁,守候已久的大梁街道立时喧闹起来,彩旗飘扬,户户倾巢,万民攒动,众百姓无不喜笑颜开,恭迎王驾。一行由大梁百姓构成的欢迎团队在前开道,锣鼓喧天,管弦钟石齐鸣,头戴各式怪物面具的舞者一边行走,一边载歌载舞,场面极为欢乐。


卸去华盖的王辇缓缓行驶,魏惠王乐不合口,频频向狂欢的百姓招手。


夹道百姓中现出一个头戴斗笠、胡须络腮的人。


是庞涓。


庞涓的目光眨也不眨地盯住走在魏惠王右侧的陈轸,一只手缓缓地摸向剑柄。


在王辇经过身边,陈轸就在面前经过时,庞涓面孔扭曲,额头现出汗珠。


庞涓握剑的手渐渐松开,眼睁睁地看着车辇从他的面前驶过。


是日,魏惠王没有入住大梁别宫,只是从西门进来,在几条主要大街上巡视一圈,就从南门出城,直接赶往大梁东,旨令巡视大沟。


大沟是老相国白圭二十多年的心血,自也是惠王梦牵神往的庞大工程。治国理政数十年,魏惠王深知什么才是国之实力,也深知白圭的治本之策多么务实。


魏惠王弃辇登堤,公子卬、陈轸、柳雁等一行数十人陪护左右,沿堤缓缓而行。


沟虽修好,沟中却无一滴水。许是因了近日旱情,连杂草也长得稀少。


走有几里许,魏惠王登上一个瞭望台,举目远眺,但见长堤蜿蜒,似无尽头。大沟两侧,水田万顷,稻苗茁壮。再远处,逢泽浩瀚,沟渠相连,绿树成荫,蔚为壮观。


“王上,”陈轸也到台上,兴致勃勃地说,“为助雅兴,臣特意为列国诸君安排了一个小小游戏!”


魏惠王从远处收回目光:“哦,什么游戏?”


“叫万国戏龙。”陈轸指向远处的水闸和眼前的空沟,“待吉时一到,就由王上亲手开闸,放龙入沟。待龙头扑冲而下,臣就让列国诸君沿此长堤戏逐龙头!”


“既为龙头,岂可戏逐?”惠王迎头一盆冷水。


“这??”陈轸干笑一下,“是臣考虑不周!”


“呵呵呵,”魏惠王似又想到什么,变脸笑道,“周与不周倒不紧要,紧要的是,寡人或可借此让他们欣赏一下我大魏国的宏图远略!”


“王上想得高远!”陈轸顺口应道,“臣敢放言,如此宏大的工程,也只有在我大魏国才能成就!”


“是呀!”魏惠王不无自豪地再次望向大沟,由衷赞叹,“这么大个工程,真让寡人感慨万千!一沟锁牢河伯,沟通四水,治服逢泽,使万龙服首,白相国想得深远,功立千秋啊!”


“啧啧啧,”陈轸看向大沟,心中也是惊叹,“王上看人看到骨头缝里了,老相国真就是个奇才,经商开埠,发家致富,自古迄今,除陶朱公外,天底下怕是没有人与他争了!” 手指大沟,话锋一转,“可惜的是,比起这大沟来,老相国的胸襟仍旧逊了点儿,脾气也稍稍暴了点儿!”


魏惠王轻叹一声:“唉!”看看天色,见日近落山,“不早了呢。”


“大梁城中,行宫臣已备好,恳请王上入住!”


“还是到逢泽吧,住在行辕里,寡人心里踏实!”


逢泽盟会现场,正中心位置是大魏行辕,两侧分设列国行辕,彼此间隔百步,左右依次是秦、齐、赵、韩、义渠、中山、宋、鲁、邹、卫、薛等,凡是发送请柬的君侯均在此地有预留位置,每个留位的周边均插彩色小旗,中间是一面标识国号的大旗。


魏惠王站在大魏行辕的外面,不无满意地看向列国行辕及随风飘扬的旌旗,若有所思地看向陈轸:“咦,怎么不见楚、燕二国的行辕?”


“太远了,”陈轸解释道,“臣担心他们赶不上辰光,就没让设立。”


“嗯,”魏惠王心知肚明,直奔要害,“不设也好。楚王向来托大,老燕公确实太老了,走不得远路!”


“王上圣明。关键是齐、赵、韩三国,这次盛会,有秦公出面,王上已经赢了!”


“呵呵呵,是哩。”魏惠王笑道,“尚余四日,列国方面可有音讯?”


“想必都在路上了。王上放心,不出明后两日,保管这里的行辕挤得满满的!”


“逢泽潮湿多歧,路不好走。你可安排人手,沿途迎接五十里,免得诸位公侯走错道!”


“臣领旨!”


斥候来报,魏君已赶赴逢泽。


孙机不敢怠慢,急赴卫宫,向卫成公奏道:“君上,还有四天辰光,若是赴会,现在就当动身!”


“老爱卿,”卫成公看向他,“寡人打问过了,除了宋公,泗上诸君一个都没去!”


“诸君是诸君,君上是君上!”


卫成公微微闭目:“老爱卿之意呢?”


“臣还是那句老话,去有去的难,不去有不去的难,一切取决于君上!”


卫成公猛地睁眼,语气坚决:“寡人意决,不去!”


孙机拱手作别,站起身子,步履坚定地走出宫门。


孙机府宅中的练功厅里,孙宾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地在场地上耍弄长枪。兵器架上是一十八般兵器。


孙机静静地站在门口欣赏。


孙宾运气收势,将枪放回兵器架,走过来,打一揖道:“宾儿见过爷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