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文唐 > 第773章 陈仲归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3章 陈仲归来

  文唐

虽然侯君集被免职也有十余年,朝廷上下早就将这个小人物给忘了。但毕竟当初他被贬官的时候朝廷有旨意,让当地官府看管。


尽管这些年所谓的监管形同虚设,但毕竟是朝廷的命令,他被杀三水县还是赶紧把这件事情一级一级上报给了朝廷。


同时被报上来的还有侯君集这些年违法乱纪的证据。


李世民也是在早朝上听到了奏报,也看到了这些证据,非常生气。


当场做出处置,历任三水县令坐视他违法乱纪而不管不问,全部追责罢免,同时严令追捕杀害他的凶手。


鉴于这些人是走江湖卖艺的,估计已经离开三水县本地,追捕工作就移交给了六扇门。


六扇门抽调了一部分人手追查,但始终查不到凶手。


没多久又因为要办别的案子人手不够,就把追查这件案子的人都调走了。这件案子就这样被悬在了那里,很快就再也没有人管了。


岳山也是在和人闲聊的时候才听说了这件事情,他沉默了好一会儿。


这件事情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只是一件巧合,侯君集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最终抢女人的时候踢到铁板被人给杀了。


大家都会骂一句死有余辜,然后给那些卖艺的鼓掌,为民除害。


然而他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前脚给李世民说过原本的部分历史,还说了侯君集鼓动太子造反后脚他就死了。


凶手还消失不见了,六扇门都查不到,太不正常了。


这要是没问题他是不信的。


不过不管是不是李世民派人去做的都没关系,侯君集这个人他没有任何好感,死有余辜。


而且他还很庆幸有侯君集来替他挡刀。


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骗了李世民这么多年,李世民必然是非常生气的,想杀人的心都有了。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但心中怒火必然还是存在的。


在‘故事里’蛊惑太子造反的侯君集就成了最好的发泄对象,所以说岳山很感谢他挡刀。


……


李淑的病几经反复,这次搬到岳山府上之后也没有马上就稳住。但总体上来说是有所好转,且正逐步减轻的。


这也彻底坐实了他师父给他留后手的猜测。不管他如何从科学解释,都没人相信。


不过他还是叮嘱医学院加快研究速度,尽快拿出针对性的药物。不求能治好她,起码控制住病情让她过正常人的生活。


新学和古学派的争吵愈演愈烈,已经发展到但凡有文会必然会出现双方互喷的局面。


只是有趣的是,向来提倡革新的新学派却高举复古尊古的大旗。而坚持今不如古的古学派却高呼人要有辩证思维,不能盲目尊古复古。


给人一种黑白颠倒的错觉。


这种戏剧般的效果就是甲骨文所带来的,新学派掌握了对甲骨文的注释和解读权,一切都可以往殷商上面套,打着殷商的旗号来反对古学派坚守的周礼。


古学派自然也知道这些,可对此却毫无办法,只能抽调力量研究甲骨文。


可是一步慢步步慢,甲骨文的解读标准都掌握在新学派手里,他们想打破这个标准,太难太难。


更何况朝廷也下令所有殷商古物都属于国宝,只有朝廷才能挖掘研究,其他人擅自挖掘视为盗墓。


而盗墓在古代是要沙头全家流放的。


可以说这从根源上断绝了古学派反抗的机会。


新学派就是抓住了这一点,猛攻古学派核心典籍《仪礼》。


不要觉得《仪礼》只是一部记载周朝和春秋礼仪的书籍,实际上它才是儒家或者说古学派的儒家核心思想‘礼’的来源。


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礼记》就是对《仪礼》的解读合集,而《大学》和《中庸》又是从《礼记》中独立出来的篇章。


四书五经里有三部都和它有关,可见它在儒家的重要地位。


岳山提出新儒学后注入了新思想,摒弃了部分复古思想,对礼记、中庸、大学等都有了新的解读。


而新解读的版本和《仪礼》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这也是古学派和新学派之间最大的分歧所在。


攻击《仪礼》就相当于是直击古学派的命脉,只要动摇了《仪礼》的地位,古学派讲彻底被打倒。


以前古学派高举尊古复古思想,认为周礼是最古老的礼法,源于三代之治,新学派一时间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而现在有了甲骨文,有了殷商的东西,也同样是三代时期的东西。


你不是说要复古吗,那好啊,咱们一步到位直接复到殷商去。这样一来《仪礼》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这也是为什么新学派改口谈复古,而古学派谈变革的原因所在了。


他们已经被逼到了墙角,只能这样谈。


但当古学派开始谈革新的时候,也证明他们已经彻底失败了。


古学派当然知道新学所谓的殷商思想就是套个皮而已,其实和殷商没有任何关系,可他们没证据啊。


甲骨文掌握在新学派手里,人家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想说它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新年来到,天下各封疆大吏纷纷回朝参加大朝会。


而且今年比往年来的更加热闹,往年有很多离得远的不想回来,就找个借口不回了。


今年只要能回来的都回来了。


原因很简单,分封。


自从上次决定要重启分封之后一直拖到现在都没动静,大家都知道皇帝在等合适的时机,而大朝会无疑是最合适的时机。


当然也有不回来的,比如苏定方等人,正带兵在驰骋北海。比如阳翟公郭孝恪和阿是那舍尔正经营宁远地区(费尔干纳盆地)肯定也回不来。


不过比起往年,今年绝对是最热闹的一年。


例行的串联走动是少不了的,宰辅重臣那是门庭若市。岳山这个大家眼中的布衣宰相也别想清静,人家直接追到四姓坪来了。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搬到了城中的国公府居住,起码能让家里清静点。


这天岳山好不容易把访客送走,正准备会书房去写书,就听门卫来报,陈仲回来了。


他愣了一下,赶紧到大堂门口迎接。


没一会儿陈仲就走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


“师父。”见到岳山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近前,直接跪拜在地上,他后面跟着的那个小伙子也跟着跪了下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