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明皇长孙 > 第九十三章:领先世界两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订阅,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三章:领先世界两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订阅,月票)

  大明皇长孙

行至火药司这边,立即就有数十名骑兵前来排查。


为首的统领,下来查看过朱高炽的谕旨后,这才躬身退下。


再过数里地,便到了火药司的大门。


前方已经有太监等候,显然是早就得到了消息。


“殿下,请随臣往这边走。”


朱高炽下了马车,为首的太监立刻迎了上来,朝着朱高炽和朱英躬身作揖后说道。


朱英气质非凡,虽然太监并不认识,但能够来到火药司的,绝非普通人。


这里的严密程度,和孝陵卫是同一个等级。


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过来,不仅仅是谕旨,还需要宫内的通传。


过了大门,走了几里,就听到敲打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知道殿下是想从何处看起。”火药司的太监恭声问道。


朱高炽将目光转向朱英,示意朱英回道。


朱英说道:“我等对于火药司并不熟悉,还请公公介绍一番。”


太监闻言,开始讲述起来。


火药司占地面积很广,足足有数百亩地。


其中火药和火器的制作,全是单独分开。


火药司里面的厂房,显然和后世的区别很大,都是一个个单独的房子,并且间距很长。


和常规的房子不同,并非完全的木质,更是用到如同城墙一般的糯米石灰浆,显然是为了防止意外。


随着太监的介绍和深入的观看。


朱英心生震撼。


明初的火器制造能力,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里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后世的科研机构一般。


不仅仅管理有序,规章制度极为完善,还有各类的跟火器有关,类似于研发中心的存在。


朱英想要捞工匠的心思,泡汤了。


火药司听上去好像是个衙门,实际上这里完全相当于一个小城。


所有的工匠的吃穿用度,全部都在这里,不得出去。


包括家属,也都生活在此。


这里还有专属的教育机构,类似于学堂之类的存在,可以让工匠的后代读书识字。


其中最让朱英感到震撼的,便是朱元璋对火器要求的严格。


每个工匠,都有自己的专属记号,这个记号,在火药司是备案的。


这就是说,这里生产出来的每个火器,是由那个工匠制作,全部都能查出来。


如果在战场上,出现了哑火,炸膛,就能寻着记号,直接追究到某位工匠身上。


轻则受刑,重则赐死,重大失误者,族灭。


好家伙,听到太监这么一说,朱英顿时明白,难怪他们看到那些工匠,一个个jīng神专注,没有丝毫懈怠。


原来根本的原因,竟是如此。


只有真真切切的在火药司转了一圈后,才能明白。


在大明明初,十四世纪这个年代,拥有这般jīng良的火器,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而且,这并非是初创,早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就下令规定::“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


也就是说,哪怕最基础的常备军,百人中也有十名火统兵,火器的配备最低已经达到百分之十。


一些特殊的jīng锐部队,可能火器的配比已经达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程度。


在火器的制作上,更是让朱英叹为观止。


其中的集束火箭,被称为一窝蜂火器,从三连发的神机箭,到百连发的百虎齐奔,射程三百米,跟后世的机关枪,已经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样的火器,在现在的明军早已经大规模使用。


就朱英手里五千骑,对上大明的正规军,还真就一点波浪都翻不起来。


朱英悲凉的发现,哪怕他安南开国成功。


想要达到如今火药司这般规模,受到人口资源的限制,得举全国之力,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功夫,可能还不止。


大明火器领先世界两百年,唯有亲眼看到,才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目前大明在火器方面无论是技术水平、创新观念、战术思想实践等等都比较积极。


后世的影视中,那种明朝jūn_duì 只有大刀长矛进行砍杀,完全是忽悠人的。


大明火器发展的多样化,更是后世不少热兵器的祖先。


舰对舰导弹(火龙出水)、火箭炮(佛郎机欧洲大炮改进)、半自动步枪(十眼铳)、连发手枪(拐子铳),以及古代地雷和水雷,还有燃烧瓶(万人敌)。


更厉害的是结合了冷兵器的近身格斗和热兵器的远程发射与一体,成为了大明jīng锐部队的标准装备。


从火药司出来后,朱英的脑子还是嗡的。


便是朱高炽也是震撼无言,很少接触军事的他,从来不曾知道,自家的火器竟是如此qiáng大。


一直回到京师后,朱英这才缓过神来。


突然间,他对于安南开国的想法,变得没有那般积极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