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北宋大郎 > 第二百零四章 四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四章 四镇

  北宋大郎

北面的镇子叫做陶镇,因为那里的土壤具有粘性,不适宜种庄稼,但却是制作陶器瓷器的好材料,后世经常听闻山东的陶器瓷器瓦片。难民中有不少的能工巧匠,虽不能做出青花瓷这些精美的瓷器,但一般的还能应付过去;当然如果能一不小心造出水泥那就更好,这可是武大郎做梦都想要的东西,可惜脑袋里没这个资料。


鄄城中间的镇子为麦镇,因为土壤肥力好,武大郎便将它定位为粮仓,从鄄城百姓手里租来上百头黄牛将周边荒芜的土地一一开垦,租给逃难的百姓,连续耕种五年这块田便归难民所有,直接将难民绑在了鄄城。


最南面的镇子名为盐镇,因为土壤呈沙化,根本不适合居住,但李小二却拍板说一定要在那建镇子,武大郎知道李小二不是信口开河之人,百般逼迫下总算说出实情。


原本空闲之时听闻唐末农民起义首领之一的王仙之乃濮州鄄城人,乾符元年(874年)王仙之聚众数千人,在河南长垣率众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之战死,余部北上投奔黄巢,继续进行反唐斗争。


在王仙之死前曾将抢掠到的金银珠宝奇珍字画运回老家埋藏,以备不时之需。时迁根据这个线索,翻阅了鄄城衙门里面所有的史料,最终将目光投向鄄城南面,可时迁实在没那个运气,带着李小二找了十来趟都没找到宝藏的地点,却在挖掘之中无意之下找到了一处大型优质的盐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土壤层沙化的原因。


没有人鄙视李小二,虽然偷鸡摸狗、掘人祖坟这些事是挺让人看不起的,但盐矿的消息直接惊呆了众人。要知道盐铁可是国家管制的,要贩盐需要盐引,不少家伙即便掉了脑袋也要走私贩盐,可想而知其利润之大。


靠近沮水的地方武大郎也建造了一个镇子,或者说有小半个镇子便在沮水里,这是专门方便孟康造船所建。出海一趟不仅带回来慢慢八船粮食还净赚上万两白银,这样的行当不投资怎么可以,虽说大海无情但百分之几百的利润能让人忘却一切危险。


就这样鄄城城外的流民直接被分流到四个镇子里面,将所有隐患消失于无形,反倒为鄄城凭空增添了近十万百姓。对于别的县城来说也许是负担,但对于武大郎来说都是劳动力,未来的财富和立身之本所在。


本来一切事情都妥妥当当的鄄城让武大郎总算能放下心来,不过才没安稳几天便迎来了梁山上面的兄弟,要向武大郎借鼓上骚时迁一用。


武大郎当然知晓他们的目的,便直言事前早已出发在大名府等候众位兄弟,一起去救得卢员外。至于武大郎为何会知晓的理由,当然是装神棍掐指一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