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3 邯郸陌上九月秋(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3 邯郸陌上九月秋(三)

  三国之最风流

“去常山?”


“是。”


“去常山作甚?”


“我听黄巾俘虏说,常山有一少年英雄,姓赵名云,英姿杰出,勇力过人,想去见一见他。”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汉末三国的名将里边,赵云是最有名的一个了。荀贞早就想认识认识他了,只是此前一直身在颍川,没有机会,现在总算有了机会,当然不肯放过。黄巾军的俘虏里有常山人,荀贞早就令人暗自打听过了,赵云现虽尚未扬名天下,然在常山国境内已是小有名气,好几个常山籍的黄巾俘虏都听过他的名字,知他是常山真定人。


皇甫嵩莞尔笑道:“军中人言颍川荀贞之好结交贤士侠客,有荀郎中遗风,果不其然,果非虚言。”“荀郎中”说的是荀攸的从祖父荀昱,荀昱因喜好结交贤士,号“天下好交荀伯修”。荀氏以儒传家,族人多为儒雅君子,近代以来却出了两个有游侠之风的,一个是已经故去的荀昱,一个便是荀贞了。


是夜宴席尽欢而散。


次日一早,皇甫嵩令麾下万余步骑先去高邑,自己轻车简从,继续南下,前往洛阳。


荀贞则转道去常山。


……


二月离家,今已八月底,苦战半年,血染征袍,说实话,荀贞很想家。


可当下的交通太不便利,下曲阳距颍阴差不多千里之遥,一来一回,便是快马不停也要半个多月,稍微再在家待几天,一个月就过去了。


赵国的前任中尉死在黄巾乱中,值此黄巾初定、太行山中“贼患”渐盛之际,赵国的中尉之职不可久空,圣旨里写的明白,令荀贞必须在半个月内到任。一入宦海,身不由己。因此,荀贞虽然想念陈芷、唐儿,想念家人亲友,想念荀送他的那一树寒梅,很想知道乐进等的近况,却也是归家不得。既然无法回家,他就决定索性去常山看看。


汉制,地方长吏不得无故离境,荀贞虽尚未正式上任,然而已经领了圣旨、印绶,所以不好大张旗鼓地去找赵云,在杨氏县与皇甫嵩分别后,他令许仲、戏志才、江禽、陈到、何仪、李博等暂统兵先入赵国,自带荀攸、辛瑷、典韦、宣康、原中卿、左伯侯数人轻骑前去真定。


真定在常山国的腹地。从杨氏县西北行,沿水西北上,行十数里入常山国境,继续西北行,过平棘,再行百十里即是真定。其实,真定离下曲阳很近,两地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相距不过数十里,要非是为了送皇甫嵩,荀贞就直接从下曲阳去真定了。


1,刘衡。


《两汉时期冀州的官吏研究》一书中,灵帝时期的赵国相只收录了刘衡一人。


按《隶释?赵相刘衡碑》里记述的刘衡生平:刘衡,字元宰,济南东平陵人,先是被特选为渤海国郎中令,继而被州举茂材,除修县令,迁张掖属国都尉,以病征拜议郎,又迁辽东属国都尉,碑文在这里缺了些字,残留的只“辽东属国都尉不”几个字,可能是没有去就任,复被拜为赵相,在位三年,又被拜为议郎,连征不就。中平四年二月卒,时年五十三。


熹平元年十月,渤海王被曹节等诬陷谋反,与妻、子皆自杀。以此,刘衡应是在熹平元年前担任的渤海郎中令。熹平元年到中平四年有十几年,刘衡在此期间先后被举茂材、任县令、两次被拜议郎、两次迁为都尉、任赵国相三年,并在家居住了一段时间,按时间计算,他可能就是在中平元年前担任的赵国相,至於中平元年时是否还是他在任,不可知也。


吾读提供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吾读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t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