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明末行 > 363.第363章 杨嗣昌
字体:      护眼 关灯

363.第363章 杨嗣昌

  明末行

崇祯说道:“这辅国公真的有钱啊,连带金银器熔化之后,朕总计收货白银二百二十万两,更有玉玩书画无数,你看看朕这臣子都多有钱,上一次见朕的时候还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就怕朕跟他借钱,别说他这犯上作乱的罪名,就是这欺君的罪名也不是能饶恕的。”


“是是。”曹化淳知道不能违背崇祯的意图,连忙称赞。


“不过杨大人的折子是要花不少银子的,陛下最好还是省着点花。”曹化淳提心了一句。


杨嗣昌一句话要为崇祯练精兵十四万,这十四万都要像神机营那样的精兵,这下子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当年将杨鹤从陕西流放,崇祯便记住了这个叫做杨嗣昌的年轻人,而杨嗣昌也因为一道愿意替父亲承受责罚的折子,而平步青云。


在加上杨嗣昌本身是一个懂兵事的,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了,他刚刚入阁就向崇祯呈上了四正六隅十面之网的折子,别人大多数都是反对的,大臣们知道如今的大明朝已经苦不堪言了,哪里来的那么多金银做这种练兵的事情,当年戚继光在的时候都没有练兵,更不要说他了。


但是崇祯不知道着了什么魔,竟然同意了,还抄了辅国公的家,这下子可真有钱了。


这杨嗣昌也是从地方上来的大臣,对于地方军户的腐烂不堪重用,边军的跋扈他都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认为国家如果想平乱,就需要重新练精兵,从而充实中央的军事力量,来保障中央对地方的威慑,进一步保障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上的畅通。


杨嗣昌认为,自己虽然年轻,但是自己从地方磨练的时间已经非常久了,对于大明朝的情况比谁都清楚,大明朝现在最大的病患,就是闯贼,闯贼不灭,大明朝很可能就完在他们手里,鞑子虽然强,但是他们毕竟人少,而且经受了长安候多次打击,实力造就不如从前了。


这也是为什么多尔衮这一次来抢劫,却并没有让崇祯感到特别紧张的原因。


杨嗣昌在河南担任副使,右参政整顿防务,练兵有功,后来任御史永平巡抚的时候,更是因为抵抗鞑子用功,授兵部侍郎先,后来更是风步青云,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一下子成了洪承畴和卢象升的上司。


杨嗣昌上任之后,采取恩威并施的办法,整顿京城附近的jūn_duì ,赏罚分明,对那些吃空额的军官严厉处罚,并以神机营为样板,大量大奖火器部队,虽然火器暂时不充足,但是却开始借调神机营的火器训练,等到有充足的火器立刻装备。


被崇祯赞赏为吾之子房。


杨嗣昌认为经历过辽东大凌河之战以后,黄台吉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而陕西如今偏于一隅之地,李栋爱慕金银,但是陕西却并不是真正的富饶之地,此时正是大明朝崇祯振作,消灭闯贼的大好时机。


他不止一次在奏折上说,如今边患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陕西也没有表现出更大的志向,正是陛下休整内患的大好时机,只要大明朝能够彻底消灭闯贼,那么大明朝将会从疲于应对你各种不断的麻烦,而变为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应对鞑子和陕西,甚至重新回到万历时候的状态。


不过如今这大好时机却并不是很长久,陕西有识之士有张不凡、吴可望、王焕仁,如今又有陈奇瑜和孙传庭附逆,此五人皆是有识之士,而且有实干之才,如今休养生息,将来未必没有其他的动作,而鞑子更是狼子野心,虽然被长安候削弱,但是通过攫夺中原,将来未必不能回复元气。


所以这个大好时机不会太过于长久,大明朝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错过了。


崇祯深以为然,所以才果断的任命杨嗣昌为内阁大学士,比起历史上任命为内阁大学士要早了好多年。


不过崇祯对于熊文灿却不怎么看好,在崇祯看来,这熊文灿的资历太过于简单了,崇祯元年,崇祯招抚郑芝龙,后来又消灭了东南沿海的海盗,算是平倭有功。


这资历有些单薄也就算了,这熊文灿在对于闯贼的看法上竟然倾向于招抚,杨鹤当年带着自己的金银去陕西,说会带给大明朝和平。


但是呢?


他带走了自己内帑大部分的金银,结果却只给了自己半年的和平,和一个比以前更加猖獗的闯军。


可以说杨鹤伤透了自己的心,自己恨不得生生的吃了这些闯军,更不要说招抚了。


“李栋的骑兵已经成军了?并且已经到达了山东战场,将成为抗击鞑子的主要力量?疯了吗?这长安候打了几场胜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难道他以为一万多人骑上战马就是骑兵了吗?这真是笑话啊?孙元化也是一个知兵事的,他怎么就不劝劝,这才多么长时间,李栋就敢说他们的骑兵可以担当抗击鞑子的主力了。”


自己当年在河南,那可是花费了好长时间才练出精兵,后来到了永平,更是费劲力气与鞑子对抗。


鞑子的骑兵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李栋竟然敢说自己的骑兵已经成军了。


在杨嗣昌提出疑问的时候,内阁首辅周延儒恰恰出现在他身边,无意间听到了杨嗣昌的怒号,笑着说道:“果然是年轻不懂事。”


杨嗣昌听了周延儒的话,笑了笑。


对于这位大人的事迹,他也听说了,当时李栋要带他走的,结果这老大人不知道那根线没搭好,最后竟然还是没有离开。


而崇祯爷需要他作为背景与陕西之间力量的缓冲,所以就继续任命他为内阁首辅,但是杨嗣昌知道,用不了多久,崇祯就会帮着自己完全将周延儒架空。


“是啊,长安候毕竟年轻了一些,在加上打了一些胜仗,难免有些骄躁,我这明人劝劝他。”


杨嗣昌话刚刚说完,就见那周延儒扑哧一声笑了,笑得一点首辅的风范都没有。


“周阁老,您这是因何发笑。”


杨嗣昌不解的看着周延儒,却听周延儒说道:“我是笑你不懂兵事啊,你如果说别的jūn_duì ,或许老夫不知,但是你如果说秦军,你最好出去问问京城的百姓或者官员才好,秦军的战斗力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那也不可能那么短的时间内练成一支骑兵,要知道鞑子一个骑手要花费的时间有多长,而山西的骑兵队伍才训练了多长时间。”


杨嗣昌有些不满的看着周延儒,自己都位子不保了,竟然还嘲笑别人,如果不是怕落下个不尊阁老的骂名,自己早就开骂了。


“你怎么知道陕西的骑兵才训练了很短的时间,陕西从崇祯四年,就与林丹汗有联系了,他们的贸易地点便是府谷县,那王焕仁你不会,没听说过吧,你现在还说陕西骑兵训练时间短吗?我认为你在这里与其担忧李栋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不如想想等战争结束之后,如何处置多尔衮,还有怎么送李栋这尊大佛离开,我可是听说李栋的骑兵可都是配备弩机的,要是惹恼了,他的破坏力比步骑兵的后金要强多了。”


说完周阁老挽着手,笑呵呵的离开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