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首辅娇娘 > 293 首辅青睐(一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293 首辅青睐(一更)

  首辅娇娘

那日天气恶劣,不宜渡河。


文徽宗不听劝告,执意前往,幸亏一名渔女冒死阻拦,后半夜大雨滂沱、燕水突涨、旋涡不止,文徽宗感慨自己与三军将士躲过一劫。


回去后文徽宗不顾朝臣反对,毅然册封了渔女为妃。


本是一段令人传唱的佳话,可渔女的结局并不幸运。


后宫三千佳丽,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渔女从入宫第三年起便再也没见过皇帝,她在深宫老去,临死前留下一篇《燕北赋》,诉尽自己半世孤苦。


这里缺的恰巧就是那篇《燕北赋》。


萧六郎提笔,将燕北赋补了上去。


翌日。


一个看守宅院的下人来到宅院。


他是替原主人看宅的,三五日才来一回,昨夜下了雨,他担心屋顶又漏雨这才过来瞧瞧。


他先去的是东书房,哪知他一进去,看见书桌上趴着一个人,吓得一pì股跌在地上:“鬼呀——”


不怪他把对方当成了鬼,实在是门都锁住了,除了鬼谁能进来呀!


萧六郎被他的叫声吵醒,压在胳膊上的头缓缓地抬了起来。


那是一张虽有压痕却依旧完美得无可挑剔的脸。


下人一下子呆住了。


这、这哪里是鬼呀?分明是仙吧!


而且……屋子里干干净净的,不是施了仙法是什么?


虽说朝廷的人可能会过来整理,可他明明昨天早上才来过,那些细皮嫩肉的大官怎么可能就把它整理得干净?


萧六郎昨夜整理完西屋的书籍,见天还没亮,于是把东屋这边的也整理了,天快亮他才睡过去。


“什么时辰了?”萧六郎坐直了身子,理了理衣襟,平静地问。


下人愣愣地说道:“辰、辰时三刻。”


萧六郎蹙了蹙眉:“都这么晚了。”


翰林院是辰时上值。


萧六郎看向他:“请问这附近可有马车?”


下人道:“有,茶棚就有,仙……呃……公子要马车吗?”


萧六郎打开荷包,拿了一粒银裸子递给他:“劳烦帮我雇一辆马车。”


“好嘞!”下人走上前,双手接过银裸子,出去为萧六郎雇马车。


萧六郎则站起身,打算去后院打点水来洗漱。


当下人回过头时,恰巧看见萧六郎拄着拐杖从东屋出来。


他愣住:“啊……”


萧六郎乘坐马车回了京城。


马车上不止他一人,另外还有两个去京城的商贩,他们先雇的马车,所以得先送他们。


而他们去的地方离翰林院不远,萧六郎索性直接去了翰林院。


他一进翰林,宁致远便神sè匆匆地走过来:“六郎,你干什么去了?这么晚才来翰林院!你不知道迟到是要记过的?方才杨修撰发了好大的火!这会儿他出去了!”


萧六郎道:“我不是故意的,昨晚他们回来没叫我……等等,你说杨修撰发火?”


宁致远道:“是啊,他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是不是仗着自己是新科状元就了不起了……哦,你刚刚说什么回来没叫你啊?”


萧六郎正要回答,恰恰此时岑编修抱着几本书从办公房出来,看到萧六郎他的步子就是一顿。


随后,他眼神一闪,心虚地垂下眸子,当作没看见从萧六郎的身旁走了过去。


宁致远与岑编修不熟,也不知他与萧六郎有过龃龉的事,没察觉到他的异样,倒是察觉到了萧六郎一直落在岑编修身上的目光。


“六郎,你怎么了?”宁致远问。


“没什么。”萧六郎收回目光,对宁致远道,“你去忙吧。”


这里人多嘴杂,萧六郎被人排挤得厉害,宁致远也不敢与他公然走得太近。


他走到今天不容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萧六郎是宁折勿弯,而他宁致远是可以弯的,只是他会在心里守住自己的底线。


宁致远走后,萧六郎也回了自己的办公房。


岑编修却悄悄地拉开自己屋子的门,将脑袋伸出来,朝萧六郎的办公房望了望。


昨天人这么多,按理说萧六郎不会无端怀疑到自己头上。


可人一旦做了亏心事就容易心虚,导致他总觉得下一秒萧六郎便要冲过来质问他。


其实昨晚杨修撰是问了萧六郎的,那会儿大家累了一下午加一晚上,恨不得手指头都动不了了。


杨修撰与安郡王以及陆修撰上了前面那辆马车,他与萧六郎以及王修撰一辆马车。


杨修撰的马车先走,临走时杨修撰让他叫一下萧六郎。


他应下了。


他知道萧六郎在阁楼上。


他没叫。


王修撰以为萧六郎去了杨修撰那边,也没多问。


他当时没想太多,只想给萧六郎一个教训而已,谁让他连累自己倒霉。


可今早杨修撰发好大的火,他害怕回头杨修撰与萧六郎一对质,自己就露馅儿了。


算了,大不了就说萧六郎藏在阁楼里,自己没看见,以为萧六郎提前走掉了!


为了让这个说法更有说服力,他窜去了王修撰那边,问对方道:“王修撰,你记不记得萧六郎昨天下午很早就不在了?”


王修撰愣了愣:“他不在了吗?没注意。”


岑编修道:“我注意到了,他干了一会儿就走了。”


王修撰仔细回想了一下,似乎天sè暗了之后确实没再见过萧六郎。


一直到散值,萧六郎都没见到杨修撰。


萧六郎出了翰林院。


负责点卯的孔目突然叫住萧六郎,对他道:“你家人昨晚来过,说是你娘子,她问你去哪儿了,我说你随杨修撰去城外做事了。”


萧六郎颔了颔首:“多谢。”


杨修撰昨夜没整理完那些书籍,一大早处理完手头的公务便赶了过去,他与萧六郎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完美错过。


可当杨修撰抵达藏书阁时,发现昨夜的烂摊子已经有人收拾过了。


“这……”杨修撰一头雾水,“啥情况?谁来整理过了?还是说昨天我在车上眯了一会儿,他们几个把事情做完了?”


杨修撰挑了几筐重要的书籍运回翰林院。


韩学士看过之后大为赞赏:“不错,事情办得不错!”


几位五经博士也浏览了一番那些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对史学的研究价值极大,尤其有关前朝文徽宗的那一段,翰林院的藏书阁里都找不到完整的版本。


韩学士挑了几本给内阁送过去,让他们也过目一下,看看可有遗漏错误之处。


袁首辅恰巧也在。


他着重看了那首《燕北赋》。


这首文赋失传数百年了,不少大儒终其一生都想将它复原,就连他也曾经尝试过,奈何他参考了所有文献,也只复原了前面一小段。


他以为此文赋至多五百字,却不料足足上千字。


“这得耗费多少心血啊……”袁首辅像看着一块稀世珍宝,连手上的动作都放轻了。


韩学士也说不清是他们那几个修复的,还是藏书阁的前主人修复的,毕竟那里的藏书有过不少修复的痕迹,有的痕迹甚至很新。


袁首辅却看得出这是三日之内的笔迹。


韩学士想了想,说道:“那想必是安郡王吧,听杨修撰说,这次真是多亏了他了,要不是他,这次一定没这么顺利。”


随行的人员里,杨修撰只着重说了安郡王,根本没提到萧六郎。


袁首辅顿了顿:“你说的是……可是庄太傅家的嫡孙?那位年仅十八的郡王?”


韩学士点头:“对,就是他。他虽贵为郡王,可来了翰林院从不以王爷自居,昨日去整理这些书籍,他也是不辞辛劳,没一句抱怨的话。”


袁首辅沉吟片刻,捋了捋胡子:“庄太傅倒是得了个好孙儿。”顿了顿,又道,“这几本书可否留在这里,让老夫鉴赏几日?”


韩学士拱手笑道:“首辅大人想看多久都行,不必着急。”


韩学士把书送来这里,就是要给袁首辅鉴赏的,他不爱看他还白来了呢。


何况能得袁首辅青睐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啊。


别看袁首辅不如庄太傅喜弄权术,可他在朝中的影响力绝不是庄太傅能压制的。


庄太傅宁可得罪宣平侯,也不会去得罪袁首辅。


同样,宣平侯满朝文武皆怼过,也独独没怼过袁首辅。


这是一位凌驾在权势旋涡之外的三朝元老,辅佐过三任帝王,连庄太后见了他都会为他落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