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唐孽子 > 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

  大唐孽子

“郎君,现在来太子港做生意的商家,明显是一年比一年多了。您说我们要不要也跟着设立一个市舶司?


不管是进入我们太子港的货物,还是从我们这里运输出去的,都征收一成的赋税。


这么一来,我们就有更多的钱财扩大太子港的规模。”


长孙家庆如今在太子港也算是混的风生水起。


不客气的说,长孙家在海外的子弟当中,太子港的长孙家庆,算是混的最好的。


当然了,这根他个人的努力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主要还是因为他做对了选择。


要不然怎么会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呢。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前段时间看《大唐日报》上面的报道,贞观二十年的赋税收入之中,市舶税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了。


甚至市舶税有望成为最大的单一税种了。


但是我们太子港的情况和登州、扬州不同。


依靠着大唐各种各样的独特产品,哪怕是要缴纳市舶税,还是有很多商家从大唐拿货的。


同样的,因为大唐广大的市场需求,哪怕是缴纳了市舶税,很多货物也还能有不错的利润空间。


所以市舶税的征收,对大唐的海贸没有特别大的影响,甚至因为市舶司的成立,让海贸变得更加正规,发展更加的迅速。


但是我们太子港不一样啊,本来就距离那么远,很多人都不大愿意冒险过来。


毕竟在海上漂泊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如果商品的利润不够高的话,那么很多人就不想过来了。


再说了,虽然我们的海贸货物在增加,但是主要还是出口各种本地特产,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多收钱的话,提高售价其实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不过这些手段我都是不想采用的。


伴随着牛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的生产成本其实是在下降的,相应的其他很多成本也在下降。


只要我们稍微滞后一下,别那么快把这些降价效果反应出来,其实就相当于多挣钱了。


这个太子港,本来就是父皇赏赐给我们的,我们挣了钱,继续花在这里就行了。”


李承乾很有耐心的跟长孙家庆好好的交流了一番。


整个太子港里头需要李承乾处理的事情并不是很多。


所以他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去处理自己想要处理的事情。


虽然已经是一个有着十万人的大港口了,但是由于李承乾及时的模仿蒲罗中的治理方法,专门成立了警察署等各个衙门,需要他这个负责人处理的事情,其实是比较少的。


反正当领导的,只要自己不想处理事情,事情就可以变得很少。


“您说的这个倒也有道理,不过我们现在不是不断的扩大从长安城购买各种机器设备的规模嘛。


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花钱了。我们可能需要售卖好几千只羊的羊毛,才能换到一个小设备。


并且这种大额的交易,也还有很多的不便之处,如果能够请大唐皇家钱庄来这里开设一个分号,那就方便很多了。”


长孙家庆平时不会一直跟李承乾说着太子港的事情。


因为他知道自家郎君现在对于治理太子港的具体事情不感兴趣。


除了一些大方向上的东西,自己是不需要具体找他商量的。


只要李象和李厥同意了,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大唐皇家钱庄这个事情,我可以在亲自写一封信去长安城,想来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我们可能需要最大程度的提供一些支持,要不然人家来太子港开设分号,挣不到钱的话,估计就不是长久之计了。”


大唐皇家钱庄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运行体制了。


最关键的是大家对于钱庄的认可程度,已经高了非常多。


虽然在海外的许多地方,大家还是更加愿意使用金币、银币和开元通宝,但是在大唐内部的很多州县,对于唐元的接受程度也已经比较高了。


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唐元在不少商人的眼中,已经不再是一张纸了。


当然了,大家虽然能够接受唐元,但是愿意长期持有的,还是比较少。


大部分人收到了唐元之后,只会留下短期内需要使用的金额,其他的都会存在大唐皇家钱庄。


这么一来,唐元变成废纸的风险就转移回到了大唐皇家钱庄里头。


“只要他们愿意把分号开设到太子港,其他的都好商量。不管是帮忙修建库房还是安排护卫协助防护,亦或是需要我们把钱财存到他们那里,都是没有问题的。”


长孙家庆虽然不喜欢李宽,但是跟长孙冲他们相比,他对李宽倒也没有特别的恶意了。


越是在海外待的时间越长,他就越是清楚跟李宽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作为长孙家的分支,他不是不大看好长孙家跟李宽相斗的结局的,但是他也做不了什么。


既然选择了辅助李承乾,跟着来到了太子港,那么他的心思就在太子港上面了。


每次看到《大唐日报》或者是其他报纸上有跟太子港相关的报道,他都要逐字逐句的看几遍。


仿佛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还有什么事情,是你想说的吗?”


李承乾这段开始对李宽编写的算学和格物学相关的教材很感兴趣,一门心思都放在做学问上面了。


还别说,不差钱的情况下,很多小实验都可以亲自动手去做,那种成就感还是满满的。


长孙家庆自然也知道自家郎君最近一年的变化。


“观狮山书院在大唐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太子港也开设一家书院?


哪怕是规模只有观狮山书院的一个零头,对于太子港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越是在海外奋斗,就越是知道学习什么东西是有用的,学习什么东西是基本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


很显然,观狮山书院教授的很多东西,是长孙家庆认为有用的。


“要开设一个书院,倒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开设一个跟观狮山书院一样性质的书院,可能比较困难。


想必你也知道,在长安城里头有许多的番邦属国的勋贵在那里求学,但是观狮山书院是几乎一个人都没有收。


哪怕是要外人,也只能去到经学院,其他的学院是绝对不收的。


很显然,他们是不想一些东西被番邦属国的人学走。


我们太子港这边,虽然也都是唐人,但是毕竟远离大唐,很难让人相信我们不会把信息给泄露出去。


所以我觉得顶多就是把家学的规模扩大一下就可以了,书院的建设,暂时还不成熟。


当然了,如果只是修建一个孔子学院的话,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李承乾斟酌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