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唐孽子 > 第331章 眼看他起高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1章 眼看他起高楼

  大唐孽子

都说宋朝是历朝历代当中商业最繁华的朝代。


其实,唐朝也一点都不差。


有些商人,本身就是世家勋贵的子弟,成为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角sè。


有些商人,依靠着玲珑手段,周全在勋贵官员之间,自有自己的存活之道。


要说谁的鼻子最灵敏,非得数东西两市的商人。


城南马车行虽然不在东西两市,但是作为长安城最大的马车售卖铺子,它最近的火红局面,自然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西市里开牙行的安州商人彭志筠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商家虽然也眼红马车售价不断走高,销量却是不降反升的情景,但是却没有实际行动。


但是彭志筠不一样。


“老任,今天城南马车行的马车,你买到了几架?”


“掌柜的,今天买到了十一架呢。”


“这么多?”


彭志筠心中一喜。


“是啊,韦家的马车作坊,最近招募了大量的木匠,采办了大量的木材,所以能够提供的马车自然也就变多了。”


“好。做的很好!老任,你记住了,我们在各个牙行出售的马车,每天都得涨点价格。也不用很多,一天涨个两百文、三百文就行。”


彭志筠自己不生产马车,但是并不表示他不能卖马车。


而城南马车作坊的韦宝,也是早就发现了彭志筠的存在。


任谁作为一个铺子掌柜,如果有人接二连三,几乎每天都来购买自己的东西,也会留意一下。


大客户,享受一些优待是很正常。


稍微tiáo查一下,就发现每天来马车行买车的老任,是彭志筠牙行的老伙计。


再了解到彭志筠通过长安城各个牙行在高价转售自家马车。


韦宝就乐见其成了。


这就像是后世的炒房客。


有些人三五成群的来到一个楼盘扫货,开发商能不知道他们是炒房的吗?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


自己挣到了自己想要挣的钱,剩下的就留给别人挣吧。


反正,水涨船高之下,以后自己还会挣的更多。


彭志筠对于韦宝来说,就像是炒房客跟开发商的关系差不多。


要不然,长安城最近几个月的马车价格,怎么会一直在上涨?


要知道,水泥路的修建,固然是方便了沿途各种货物运输,但是马车的价格,也不应该上涨的这么快啊。


“掌柜的,你放心。这几天,不仅城南马车行的马车被我们买下了大半,其他马车作坊的马车,也有很多在我们手中,只不过,每天耗费的钱财有点多啊。”


老任从来没有感受到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挥手之间,就是几架几十架马车的生意。


“嗯,我在西市经营牙行这么多年,各个坊的牙行我基本上都认识,这些人看到贩卖马车有利可图,都自发的加入其中。你不用担心,长安城这么多牙行,每个牙行跟风囤积几架马车,能够提供的钱财就不少了。”


彭志筠从来不吃独食,这也是他能将西市的牙行做成长安城第一牙行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牙行的性质,决定了它是需要跟形形sèsè的人打交道的,这个时候,口碑就很重要。


不吃独食的彭志筠,在长安城各个坊都能找到合作伙伴。


“那我就放心了,明天再去各个马车行看看,争取把所有的马车都买下来。”


……


长安城居住的人口近百万,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


每天,这座城市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等物资。


这就为周围州县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巨大市场。


一马车一马车的各sè货物,从早到晚的被运输到这座古城当中。


特别是楚王府开始修建作坊城,对各种材料的需求达到了一个让长安城各个商家兴奋不已的程度。


青砖、水泥、沙石、木料……


除了钢铁及一部分水泥,绝大多数的材料,李宽都是安排王富贵从市面上购买。


这么大的采购量,几乎将长安中各家作坊的库存一扫而空。


附近州县的商家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立马也都纷纷将自己的货物送过来售卖。


当然,由于运输和成本的问题,主要是长安到凉州的水泥路沿线的一些商人才真正的得到了好处。


水泥路的开通,本来就刺激了马车销量的bào涨。


作坊城的开始大规模的展开土地平整和修建,就更是刺激了马车的需求。


远离长安城二十来里,但凡是要采办什么东西,没有马车都是不方便的。


由于王富贵采办物资的时候,都是要求大家送到作坊城指定地点的,所以,想要做作坊城生意的商家,都得赶紧多购置几辆马车。


哪怕最近长安城的马车价格已经比去年上涨了一倍,他们也舍得花钱购买。


舍不得小钱,挣不到大钱啊。


……


楚王府马车作坊。


经过了几个月的整改,作为作坊城第一家实现生产的作坊,今天总算是迎来了第一辆马车下线。


说是下线,自然就要提到李宽特意设置的流水线。


往常,不管是制作马车也好,其他器具也好。


往往都是一个匠人负责一架马车,从头到尾把它做好。


顶多也就是车轴和车lún这些特别的东西,会由专门的匠人负责制作。


但是,在楚王府的马车作坊里面,李宽却是一改常态,要求每个工匠只制作一个零件,由专门的人员搬到指定的工位之后,由负责组装的匠人安装在特定的位置。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流水线。


“王爷,一刻钟就就能制作一架马车,还是这种复杂的四lún马车,实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看到一架接着一架的马车被人拉出作坊,戴全发出了惊讶之声。


在此之前,李宽要求马车作坊每天至少要生产五十架马车的时候,戴全还觉得不可能。


除非雇佣上千名匠人,昼夜不停的制作,才有可能达到这个水平。


谁知道,楚王殿下只不简单的提了几个建议,马车作坊的一百多个匠人,居然就能做到日产五十架四lún马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