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8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88节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工部尚书不禁拧起了眉头:“教匠人们读书?”


这倒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只是从前从未有人想过罢了。


素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匠户手段再能耐,即便是立下大功脱了匠户升了官身,那也比不上正经科举出身的官吏。


如今要教这些匠户读书,实在是叫人心里觉得奇怪得很。


穆空青也是正经文人出身,自然知道这位老尚书心里在想什么。


穆空青笑着解释道:“不是读书,而是识字。”


“匠人们不识字,许多东西便只有他们自己懂,说不明也写不出。若是匠人们识字,至少能将他们所言之物写出来。”


穆空青顿了顿,接着道:“这些东西若能积攒下来,于后人也是好事一桩。”


将读书换成识字,工部尚书心里便好受了许多。


他看看手上那堆不知所云的东西,再看看那群一脸忐忑的匠、吏们,犹豫道:“让我想想吧。”


人群散开去,穆空青隐约能听见有小吏在同上官回报,说是方才那匠人说的东西他没记全,这船还得再出去一趟。


工部众人忙得脚不沾地,远邻们便再一次到访大炎。


永兴五十七年夏,大炎与当前西方大陆上最强盛的两个国家,正式签订了友好盟约。


盟约内容包括双方互设公使馆、增设通商口岸等,自然还有最重要的,允许盟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开设工厂,并许诺该工厂将受本国律法保护。


时至今日,大炎境内成规模化生产的,除了穆空柳手下的纱厂外,便是水泥厂和玻璃厂。


眼下水泥虽然已经不再稀缺,大炎境内距离水泥路四通八达还早得很。


在这种情况下,穆空青自然不会大方到将水泥厂开去大洋彼岸。


同样的,大炎海船的海水淡化装置,依旧是这世上独一档的。


远邻们看着大炎的海船馋得口水都要掉下来了,不过是碍于自己的技术不足,这才只能看着大炎的海船叹气。


这个时候将玻璃厂开去别人的地方,完全就是羊入虎口。


但是反观纱厂。


有穆空青这么一座大佛在背后镇着,穆空柳的纱厂早已经成功开遍大炎。


如今因着纱厂的缘故,大炎的布价全面压低,即便是最贫苦的人家,只要肯将地里种满高产粮食,一年下来的结余,也总能买上半匹普通灰布。


穆空柳正是一腔兴奋无处发泄的时候,听说可以直接将纱厂开去海外番邦,当即便放下了手上的事务,连夜赶回京城。


就在穆空柳琢磨着该怎么施展抱负的时候,被她惦记着的穆空青此刻也正同人商讨纱厂之事。


那日御书房议事,穆空青话说得含蓄,却足够永兴帝领会其中的意思。


或许永兴帝想不到别的什么,但掐住友邻的脖颈,控制友邻的对本国的态度这套,永兴帝可是用得纯熟。


不然,边关互市也就不会时不时地出现盐、茶限令了。


穆空青听永兴帝问话时只提“工厂”而不提“纱厂”,面上的笑意便不自觉地浓了三分。


真要论起国家层面的谋划,当世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在位半个多世纪的永兴帝呢?


穆空青摸了摸袖中的公文。


只怕要不了多久,他就得和谢大人一起,再回一趟永嘉书院了。


第135章 一个讲堂


欲要去海外开设工厂, 语言便是第一大难关。


说句不好听呢,如今但凡能够识字的人,在大炎境内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谁会愿意去海外冒险淘金?


穆空青自家纱厂要往海外开, 若是家中有信得过的管事愿意出海, 穆空青是不介意请人教授他们读书识字, 并学习番邦语言的。


同样的,如今有能力出海办厂的大商们, 应当也是不介意自家下人学习番邦语言的。


但朝廷大费周章签订的盟约,总不可能只为穆空青一家服务。


更不可能是专为豪商巨贾们服务。


若是海外工厂中一个大炎百姓也无,反而全数都是豪商们家中仆从,长久发展下去, 于朝廷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大炎境内成规模化的工厂,几乎都是穆府私产。


永兴帝如今信任穆空青,日后却说不准。


所以在永兴帝提起开设工厂之事时, 穆空青选择在第一时间便将其中利弊坦言相告。


永兴帝听了穆空青的话后微微蹙眉。


联系到先前工部尚书令工部匠人们习字一事, 永兴帝自然便以为,穆空青是想着令百姓也能人人识字。


他并非好用愚民政1策的君主, 如今在百姓温饱基本无虞的情况下, 若是能启民智,他倒也乐见其成。


只是……


“何其困难。”永兴帝叹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