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5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52节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穆空青对此也很是看得开。


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事儿也急不得。


况且,穆空青对玻璃这事儿,还算得上是有点头绪。


但说起水泥,穆空青除了知道它是英国工人在烧石灰的立窑中烧出来的,以及这东西需要石灰石和粘土之外,对旁的什么工艺、材料等等,就只能说一句一无所知了。


穆空青甚至连立窑长什么模样都不记得了。


他能记得这段历史,还是因为当时他在书上看到,那位英国工人在发明出了水泥之后,就直接申请了专利。


然后穆空青就感叹了一下专利法的历史居然如此悠久。


若非如此,穆空青连这点儿印象都不会有。


而现在,穆空青也只能凭借大脑中的这点儿记忆,尽量将有用的信息全部提出来,而后根据这些做出推断。


烧制玻璃需要的三样主要材料,一是石英,二是纯碱,三是石灰石。


穆空青想着,既然这立窑是烧石灰用的,那在烧玻璃的炉窖中试试,总不会出错的吧?


先多造几个玻璃炉窖,然后该产玻璃的继续产,空出一个来尝试烧水泥,两边儿都不耽误,安排得妥妥当当。


至于眼下么,在自家全面装上玻璃窗之前,穆空青想了又想,这仅有的几片玻璃,自家还是不能先用。


皇权至上,永兴帝对自己可算厚道了,又送宅子又升官,连秦以宁能在广粤大赚特赚,都是托了永兴帝的福。这有了好东西先给上头用,于情于理都是应当的。


穆空青看着下人将玻璃打包装箱,心说这白日不用熬油费火的日子,是又得往后再推一推了。


穆空青只能在心底安慰自己,很快的,新的炉窖都起了,下一批也很快就能生产出来了。


穆空青的下一批玻璃还没等到,就先等来了永兴帝的腊八粥。


永兴帝不信神佛,所以永兴帝登基的这些年来,佛道也都不算兴盛。


连腊八节时宫中赐粥的习惯,也从原先的满朝文武人人有份,变成了只赐部分官员以表重视。


穆空青端起那碗早就凉透了的腊八粥,就知道永兴帝对玻璃窗应该是非常满意了。


毕竟永兴帝也年纪不小了,做皇帝的也只有驾崩没有散值。能不用每日对着烛光批奏折,于永兴帝而言,可比什么奇珍异宝都更能得他心意。


穆空青得了一碗凉粥,暂时用不上玻璃窗的郁闷也全都散了。


想来,有了陛下这么一出,来年自家在京城的玻璃厂建成,应当就不缺买家了。


新建炉窖折腾水泥的银子也全都有了。


赚大了。


第106章 一面镜子


宫中御书房的玻璃窗一换上, 往来议事的大臣们哪儿能瞧不见。


这么一来二去的,玻璃的来源也就传开了。


穆空青这几日去翰林院当值,总有不少同僚似有若无的目光在他周身打转。


不过年下事忙, 瞄他的人多, 能抽出空来搭话的人却没几个。


而这能在忙中偷闲的人中, 自然就有这翰林院的领头人物, 翰林院掌院文大人。


文大人虽说兼着翰林院掌院的名头,但平日里当值却是在文渊阁。


年节时底下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身上兼着六部尚书的阁老们自然也不得闲。


唯独文大人这位掌院,刚接过文华殿大学士的衔,还需得在翰林院养望三年,才好继任礼部尚书, 于是便成了文渊阁里最清闲的那个。


这就叫文大人寻着空闲,回翰林院来视察了一圈下属工作,刚好还能逮着同样清闲的穆空青作陪。


“穆大人今年尚未加冠吧?”文大人还是这笑眯眯的模样, 半点都没有当年在清江府时的板正。


穆空青也挂着同样的笑应道:“是如此。学生如今还不足龄。”


虽说穆空青还未满二十, 可大炎官员的公服朝服都有制式冠帽,所以穆空青既入仕, 就必要束发戴冠, 顾不得年纪。


文大人叹了一句:“当真是天纵奇才。若我家那混小子能有你一半儿,我都不必如此忧心。”


穆空青心说这话听着耳熟,怕是从古至今所有长辈都对别人家的孩子说过。


穆空青也回了句经典的:“贤兄品性高洁,空青早有耳闻, 文大人此言叫空青惶恐。”


事实上,穆空青连文大人家的儿子究竟年岁几何都不清楚。


说来文大人家的子侄,也确实都在京中无甚名声。听上官同僚们提起,也都只叹他家小辈不争气。


不过才名没有, 恶名也没听过。


夸人品性总是不会出错的。


穆空青心下无奈。


原本自己好生生在房中躲闲,眼下却被拉出来陪上官乱逛,说句话都得斟酌几番再出口,也不知是该喜自个儿入了上官的眼,还是该愁这平白耗去的精力。


没有人不喜欢旁人夸赞自家孩子,文大人也不例外。


他朗笑两声,直道穆空青过谦,而后便接了句:“空青这般年纪便能造出那等奇物,这一句天纵奇才你自然当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