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北宋大郎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姜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八十二章 姜汤

  北宋大郎

随着衙役的话音落地,台下的百姓都悉悉索索的选择最为合适的通道排队,当然有人呆在原地苦思冥想,毕竟这关系自己一生的大事,岂能草率决定。


大字不识一个的主是最容易决定的,不是猛将便是艨艟,不过艨艟还需水性好,换成一个旱鸭子下去,咕隆咕隆直接沉尸江底了。


在场的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猛将,虽然在北宋jūn_rén 地位低下,很多都是犯罪之后才被发配充军,使得老百姓对jūn_rén 白眼相。不过这猛将可不是平日里最底层的小兵喽喽,而是有官职在身的,而且还是经过真定赵家推荐的。


一般老百姓可能不知道真定赵家,因为赵家向来行事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可有些地位的乡绅都明白真定赵家在北宋jūn_duì 中的地位,虽不是顶级世家,但亦不可小嘘。


即便最底层的军官好歹也是官,也可光宗耀祖,总比一年到头开垦着土地强。虽然战场厮杀很危险,不过古人云富贵险中求。


鄄城位于山东西部,也属沿海,但离大海还差了好些路。虽然也有江河湖泊,这里的百姓水性也只能说勉强,水性特别好的也许有,但不会太多,所以选择艨艟的也不多。


至于谋士,这可是武大郎办军校的最主要目的,可一排着寥寥无几的队伍,让武大郎不禁有些失望。而且队伍中几乎都是一些纨绔子弟、浪荡哥们,在其家人监督下满脸心不甘情不愿的排着队伍。


到武大郎失望的表情,朱武不禁在其耳边小声提示道,这些都是家中无法管教特意扔来学堂希望严加管,以去他们一身恶习。至于人才,北宋重文轻武,有才之士大多前往汴京考取功名,哪会来此。


北宋素来重文轻武,政坛上存在着突出的‘文不换武’现象,即文臣一般不愿改换武职,武将又通常难于跻身文官之列。于是,不仅昔日‘出将入相’之说在北宋消失殆尽,而且士人群体也遗弃了‘投笔从戎’的观念。这一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完全在于宋初以来不断压制、歧视武将和过度抬高文官地位的结果。


反倒是武大郎最不好的后勤,报名的人数却最多,这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不过回头一想也就理所当然了,谁让大宋社会风气开放、经商人数众多,可谓开华夏五千年来历史之最。即便出来后不能混个一官半职,就凭在私塾里学到的本领,随意找份账房的活计不在话下,或者自己也可经商理财,到时候富甲一方犹未可知。


众人的心思武大郎可不知晓,可反观武大郎的心思更绝。反正现在也只是招收一些学子试试,有真正可用的人才最好,没的话也没关系,就当给栾廷玉朱武等人练练手,明年春天再想办法。


着一个个前来报名的学子,武大郎随意了下便闭眼不闻,虽然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去粗存精,但武大郎却不想使用。今次最主要就是让栾廷玉朱武四人挑选学子,好为下次挑选人才做做准备涨涨经验。


可了一刻钟,武大郎实在忍不住了,有这般挑人的嘛。算了,术业有专攻,你们爱怎么样便怎么样,反正招来的学子都是你们教的,还是眼不见为净,当下遣了几个衙役送自个回府。


武大郎本来是打算直接回府烤火炉取暖的,可一路上听到百姓的对话,不禁慢下脚步认真倾听。


英雄每多屠狗辈,无情最是读书人。


“二娃,日后想天天吃上白面馒头,今天便给俺吃奶的劲都使上。”


“晓得了,爹。”


“狗剩,想娶俺家闺女,俺老王头不需别的金银珠宝,只要你能今个儿通过考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