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重生天启大帝 > 第七十九章 早朝背后的真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九章 早朝背后的真相

  重生天启大帝

朱由校回乾清宫后冷静下来,开始只想今天早朝上的事情,他是越想越不对劲。今天早朝上,面对一些侯爵联合起来提出反对增加再发售用于茶马交易的意见时,文臣们竟然联合起来同仇敌忾一起站出来支持皇上的决定反对侯爵们的意见。这的确是是有些不用寻常,浙党和浙齐楚三党以前在很多事情都是意见不合的,甚至很多事情两党之所以反对根本就是为了反对本身而去反对。


今天早朝之上竟然他们之间竟然没有出现分歧,这本身也很是不同寻常。难道是这些大臣因为他这个皇店最近英明神武的举动,被自己的王霸皇者之气被倾倒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自己就苦笑起来。他倒真想自己王霸皇者之气一放,这些大臣们纷纷心悦诚服完全顺从。可这些朝廷大臣都是在朝廷混了几十年,玩了几十年政治的老狐狸老政客,会有这种可能xing么?


无利不起早,朱由校把发售茶引这件事交给司礼监,而没有按惯例交给户部。外朝的权力是受到了损害的,这些外朝的大臣会眼睁睁的看到外朝的权力的受到损害,还鼎力支持这个决定,肯定里边有他们的原因,不然就是这些大臣的脑子都是都进水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就让人把王安这个东厂太监叫来,让东厂去调查下这件事。看看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臣们做出了如此反常的举动。


就在朱由校为今ri早朝的不同寻常伤脑筋时,在文渊阁内一个房间内两个朝廷的大臣同样在谈论这件事。这两个朝廷大臣们不是别人,正是内阁首辅刘一燝和韩爌。


文渊阁自从英宗正统年间文渊阁作为大学士等官员专门的入直办事之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秘阁禁地,“凡入内阁,曰直文渊阁”。到世宗嘉靖年间,文渊阁制进一步完善,开户于南,以为阁臣办事之所。阁门还高悬圣谕,“机密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许擅入,违者治罪不饶。”


当然虽然制度是这样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世宗嘉靖年间,皇店搬到西苑之后,当初的内阁首辅次辅严嵩和徐阶等人为了和皇上更容易见到皇上,更容易聆听圣训,每ri基本都是呆着西苑的值房内,而不在文渊阁。


刘一燝是内阁首辅,在内阁之从地位崇高,但是他平常也和其他内阁大臣一样在自己的单独的房间内办公,需要内阁大臣们一起商议事情的时候,才到文渊阁大堂召集众人一起商议。


次辅韩爌因为和刘一燝同是东林党,而且在朝廷同事多年,更在“移宫案”中一起拥立朱由校登基,在“红丸案”中使当时的首辅方从哲不得不提前致仕等事件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韩爌地位也是仅次于刘一燝,他是内阁次辅,他和刘一燝的关系极好,相处也很融洽和随意。


他吃过早饭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之后,就来找刘一燝。除了来送一些例行的奏折之外,就开始谈论最近的政事,尤其是今天不同寻常的早朝了。


“的确如之前大家所料,那些侯爵果然在今天的早朝之上一起进行反对了,带头反对就是武清侯李诚铭。”韩爌坐下椅子抿了一口茶说到。


“这是肯定的,这个王侯贵戚虽然眼下在朝廷的正事中发言的机会不多了,但是不容小窥,这些人依然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这些人毕竟不像我等还需科考,他们大多人是当初跟着成祖靖难的功臣之后,到现在已经世袭传承两百年多年,加上他们相互之间的联姻,关系是盘根错节。这些虽然因为规矩不能御九卿之事,可是武职都是他们的。去年分配用于茶马交易的茶引时,除了一部分落入各地藩王手中,大部分都落入这些在bei jing的王侯贵戚手中了。”刘一燝见韩康说的早朝的事情,心中也是难免一叹。


“是啊,虽然现在随着军户之政问题ri益严重,他们大部分人供职的五军都督府已经在军事上作用也不大了。但是这些人影响力在京城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而且他们之前凭着种种特权和皇家的关系,很多时候连朝廷都不放在眼里。这次他们中一部分侯爵竟然反对司礼监发售茶引之事,还有是让人觉得可笑。”韩爌其实和其他科考出来的大臣一样,从骨子里看不起这些世袭的公侯贵戚。


“恩,司礼监发售茶引之事,表面是司礼监所谓,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实根本就是皇上的意思。他们之前很多人横行无忌,很多时候就是仗着自己的公侯贵戚身份和皇家的关系。即便是当年强势无比的张居正,面对老武清侯李伟和驸马许从成也是没一点办法。这些人竟然一起反对皇上,他们最大的靠山。”刘一燝同样也对这些公侯贵戚看不上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