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重生天启大帝 > 第二十六章 朕就是没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六章 朕就是没文化

  重生天启大帝

西方传教士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朱由校自己冥思苦想出来的主意,不用了心里也不舒服。更重要的时候徐光启他们在争论红夷大炮的时候,他意识他想出来的问题抛出来之后还会有其他作用。


因为传教士的问题大家怎么一争论,也没继续进行经筵的气氛了。不过皇上还没吩咐做今天结束,大臣们都还候着。这是朱由校对徐光启说到:“听闻徐大人对数算问题很是擅长,朕前几天日在做木工活打墨线时遇到一个问题,想请教下徐大人。”


一听皇上问的是做工活时候遇到的问题,其他的大臣脑门子开始冒汗,心里就一阵阵的苦笑。木匠在读书人看来那是下九流的,木工活也是奇yín 技巧,不登大雅之堂。这是要是一般的大臣谈论木工活,肯定会被一群人嘲笑。可是眼下是皇上喜欢做木工活,他们也就只能腹诽,不敢表现的过分了。


徐光启虽然对这种传统看法并不十分赞同。他之前制作火器,和耶稣会修士一起制作日晷等测量天时的东西,也曾这样被不少人这样认为。他也不好说什么,就直接说道:“请教臣不敢当,皇上有什么疑问,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由校才不管其他大臣心里是怎么想的,径自说道:“朕在打墨线的时候,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朕打了一条墨线之后,再在距离这个墨线一米距离上画一个点。然后通过这个点,朕想打一条和刚才那条墨线平行的新墨线,是不是只能打出来一条新墨线?”


这个问题说出来之后,其他大臣都云里雾里不知道所然。徐光启却陷入了沉思之后,突然想到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皇上问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根据西方一本《几何原本》书中对平行的论述,的确是只能画出来一条。”皇上爱好木工活,他之前就有所耳闻。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皇上竟然通过木工活能想到几何学中的学问。


徐光启的回答基本在朱由校的意料之中,毕竟是徐光启亲自翻译了《几何原本》这本书前六卷,这在昨天他就叫王安让东厂把这个情况搞清楚了。“这样的问题,还有书有说到?这个什么几何的书,徐大人想来是看过了?”


“这个书是一个叫欧得利的西方先贤所写,利玛窦把这本书也带到了北京。臣看过这本书后感觉这很有用,于是就和利玛窦一起进行了翻译。遗憾的是后来他病逝了,书也就翻译前六卷。前六卷臣翻译好后并印过,臣家里和钦天监都还有存书。”徐光启颇为惋惜的说到。


“那给朕找来一本,朕要看。既然是你翻译的,记得你再给朕之前先帮朕句读一下,”朱由校颇为欣喜的说到。


徐光启听到皇上要看自己的翻译的书,心中自然大喜。但是听到皇上说要先句读一下,就稍微一愣。


朱由校看出来了徐光启的疑惑的神情,就解释到:“朕读书时间比较短,对句读很不擅长。”


朱由校说者无心,可是大臣们缺听着有意。毕竟在场的大臣名义都算是皇上的经筵读书的老师,皇上说自己对句读不擅长虽然是句实话,但是这句话就是说皇上没文化。


所谓君辱臣死,这等于说他们这些大臣都没皇上教好。如果眼神可以杀人,徐光启已经被众大臣杀死好几次了。很多事情就如那个皇帝的新装的童话一样,明知道事情是的真相是怎么样的,但是就是不能说。


徐光启马上意识到自己失态,马上跪下“臣罪该万死。”其他大臣也都下跪,“是臣等教学无方,而耽误了陛下。”


“朕读书晚,而且错过了读书最好的年龄,这是实情。诸位都是满腹经纶,与各位相比,朕何止是不擅长句读,可以说朕就是没文化。都起来吧,今天的经筵就到这里,散了吧。”朱由校毫不在意的说到,这是大臣第一次听朱由校是自己没文化,但是他们没想到这句话他们后来还会时不时的听皇上说。


和徐光启的交谈,让他对几何有了更深的想法。作为后世穿越而来,当然知道几何原本在人类科技史的地位和重大意义。我国虽然在几何上有不少辉煌的成绩,比如很早就提出勾股定理和相对于西方极为先进的圆周率数值。


可是我国几何缺乏系统性,如果能几何普及开来,就实际的一些问题,使大炮的弹道计算变的可能,制造火器等机械时候可以更加标准,修建水利设施测量也会容易很多。看来自己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习这本书。


虽然今天经筵最后发生了一丝不快,不过之前孙承宗对浙党的犀利攻击,让沈纮等哑口无言,传来之后让东林党人尤其那些以骂人为职业的言官们极为高兴,彷佛是取得了大胜仗一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