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汉未央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两不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两不负

  汉未央

五日后,刘霄取道扶风、上洛郡,出武关,经襄阳返回建康城。


甚至阖家没能安稳吃上一顿团圆饭,闻讯赶来的褚歆当即把他召至尚书省署衙。


前几日,赴安定的使臣已经带回刘霄的信札,褚歆仔细看过之后不敢擅专,直呈皇帝司马聃和皇太后褚蒜子跟前。


迁都,天大的事,更化改制,比迁都更让人揪心。


尽管刘霄在信札中说得冠冕堂皇且天花乱坠,似乎一切难题依照他的法子都会迎刃而解。但是仅凭几卷简牍上的寥寥数语,显然不能打动崇德殿中褚太后的所有顾虑。不说褚太后,包括褚歆在内也并不能完全放心。


长安,太尉桓温的功勋,可在褚蒜子和皇帝司马聃眼中却畏之如虎穴。再说,刘霄在信札中所言,更化改制正为制衡桓温的必要手段,不仅如此,还是强中枢、削方镇的利器,当真如此么?


不过现在看来,这都迁也得迁,不迁也得迁。褚太后算是看出来了,破秦功成之后,不仅桓温热衷于迁都一事,就连刘霄也未必不是推动者之一。


她很想采纳门下省侍中袁真的意见,干脆对这件事来个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可行得通吗?


如果彻底激怒桓温,不说他会调集长洛、荆州、江州和豫州兵马挥军建康,退而求其次,占着这么大的地盘,要想划地称王并非难事。


而刘霄在中军举足轻重,更与尚书令褚歆打断骨头连着筋。倘若刘霄不存,则褚歆必定势衰。如果褚歆势衰,即便贵为皇太后的褚蒜子,又靠什么来掌控中枢,压制和平衡各大士族?


这似乎是个打不开的死结。


起先褚太后就有召见刘霄的意思,见到褚歆呈上来的信札之后,召见刘霄的愿望更为强烈。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刘霄自认有法子转圜各方,褚太后不亲耳听一听万难放得下心。


崇德殿。


尚书令褚歆气喘嘘嘘地一路催促刘霄疾行,来到崇德殿后半晌还在喘息不至,可见朝廷的心急如焚。


不等刘霄行参拜大礼,褚太后忙道一声免了,皇帝司马聃又指殿侧的坐席让褚歆和刘霄坐下说话。


“谢卿,迁都长安的事情,朕与母后仔细参详过,并无太大异议,只是你这更化改制的法子,不说朕与母后了,连褚尚书也是半悟半不悟的,你给朕好好说说,究竟妙用何在?”。


刘霄料定此番回京必然有人问起这个,是以在一路上将说辞想得面面俱到。


如今皇帝开口相问,褚太后一言不发直视着他,刘霄心知更化改制一事在朝廷这头过与不过,全在今日。


“大晋心腹之患,在士族、在方镇,臣即便不说,太后与陛下自明”,刘霄从容道,“开科考以取寒士,破门第禁锢,天下人才一网成擒,此为江山社稷受益的百年大计。寒门既兴,则士族专断朝政局面会冰释于无形,此其一;在寒门得仕的同时,革新官制以消弭权臣,如此一来,长安与建康无异,而我大晋再无强臣盖主一说”。


“革新官制的法子,朕于太后细细看过,谢卿不妨直言诉于朕听,你意准备如何安置这四省六部,一台一寺一府?又有何人入得台阁?”,皇帝司马聃再问。


“太尉桓温,定要挪出荆州不可”,刘霄简短一句答道。


褚太后似乎猜透出什么,跟着问:“出任台阁首辅,是也不是?”。


“禀太后,确实如此”,刘霄回道,“准确的说,是以大司马一职出任台阁首辅”。


“照你的设想,大司马掌jūn_duì 调动,主征伐事务,以桓温为大司马出任台阁首辅,岂不权势遮天?”,褚太后分外不悦。


褚太后有此疑虑并不奇怪,怪只怪刘霄在给褚歆的信札上未将更化改制的全盘方案叙述周全。


其实褚太后的担心有道理,但不必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