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汉未央 > 第九十三章 除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三章 除旧

  汉未央

宴席散场之后,褚珞仍未入睡,因心里还憋有一股气,当晚躺在床榻上给了刘霄一晚上的脊背。刘霄无可奈何的笑了笑,知道是女儿家的小性子,哄了几哄未果,于是挨着她沉沉睡去。


昨晚酒虽饮得迟,第二日的早朝却是不能耽搁的。昨日在重伤后上过一次朝,那么接下来再以有伤在身推脱就说不过去了。


大晋朝廷格局的转变开始在各个方面得以体现。今日的朝会,一众公卿大臣反复谦让,推了褚歆、刘琰、顾悦和刘霄四人领衔,进入太极正殿,诸人在殿中的席位也跟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尚书省居左侧,中书省与之相对,居右侧。褚歆终于位极人臣,结结实实于左侧首席坐了,紧邻他的是尚书左仆射顾悦,顾悦旁边就是刘霄。


中书监令刘琰居右侧首席,御史中丞陶悦挨着他,接着便是中书侍郎郗检。


门下省虽名列“三省”,但无重臣充任主官“侍中”一职,近几年来越发的人微言轻。


如果说昨日的朝会搭起了大晋朝廷的新班底,那么今日的朝会,必定要对过去的旧人做出了结。司马昱、王彪之,甚至已经身亡的温放之等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千秋功罪,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显然过不去。


不知道尚书令褚歆有无事先和皇太后商议过,毕竟,刘霄安心养伤的一个月可以发生很多事。可这一回,那道垂下的长帘后,让人看不清身形的褚太后决断甚为爽利,说话的口气也分明不像在和殿中众臣商议。


朝会开始不久,只听褚太后娓娓说道:“天道人欲,最怕欲壑难填。这人啦,非要往歧路上走,你喊都喊不回头”。


殿中垂首端坐的大臣们都是官场上混出来的人精,岂有听不出弦外之音的道理,自月余前的那场宫变平息之后,不少人就在背地里猜测着王彪之几人的最终结局。


元皇帝司马睿在建康复国之后,大晋历代皇帝待臣下甚为宽厚,有不少人据此揣测,依王彪之等人的家世来看,尽管做出如此翻天覆地的大事,如今事败,最多也就落得个贬为庶人的结局。


今昔不比当年,司马家的皇位,那是众人扶起来的。还有,原来的中护军何放,可是当今皇后的兄长,皇亲国戚,能不给上几分薄面?


猜测终究只能是猜测,有时候经验这东西也不可信,甚至害人更深。


“本来都是国之重臣,朝中大小事务,原本哀家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可惜了!”,褚太后幽幽叹道。


停了足足盏茶功夫,仿佛在定下最后的决心,随后褚太后正声道:“尚书令,宣诏吧”。


“喏”,褚歆应道,接着起身四平八稳步入殿中,展开手中一方黄绢宣道:“制曰:王彪之、温放之、温式之、何放四人,德行有缺,图谋不轨,犯大逆不道之罪,哀家深为痛惜。然国法不可偏废,朝廷体统不可辱失,故,褫夺四人一干爵禄,流放交州,家财悉数入官。又有会稽王司马昱,因病恳请致仕,哀家念其劳苦功高,十数载于国有功,故进爵一等,罢抚军将军,免录尚书事”。


流放?!不少大臣心中一惊,如此降罪于重臣,几十年间这几乎是头一回。


有了这一污点,在以品状取仕的大晋国,怕是难得再翻身了。


庐江何家,完了;太原温家,完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家,旦夕之间也随之轰然倒地……


旧人既去,新人当立,大晋的中枢,正式步入褚歆时代。


朝会过后,公卿大臣们等皇太后摆驾回崇德殿,便纷纷起身归署。


刘霄于宫道上紧走几步,跟在褚歆身后,见左右人等与他们两个相隔甚远,于是叫住褚歆道:“岳父大人,这两日我反复在思量两件事,不知妥不妥当”。


褚歆停下脚步,心情颇好地看向他笑道:“长度反复思量的事情,必定甚为要紧,不妨说来听听?”。


刘霄不打哑谜,开门见山道:“这一则,皇太后三十五寿转眼将至,虽太后历来崇尚简朴,不喜铺张,但今岁却有不同,是不是该庆贺庆贺;这二则,陛下抱病已久,前不久因缘巧合之下寻得一位高人,替我医好重创的正是他,不如……请入宫来替陛下诊治诊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