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汉未央 > 第九章 豫州之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章 豫州之争

  汉未央

这话进入谢安和王彪之耳中,谢安倒是不置可否的样子,王彪之淡然一笑,内心暗叹一句后生可畏,又看向陪坐在旁的刘霄问道:“二郎,我很想听听你这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刘霄略为整理一下头绪,又看向谢安,待谢安点头默许后,正容娓娓述道:“自庾氏、殷氏北伐失利,庾、殷两氏颓丧,就此一蹶不振。而桓温携两次北伐得胜之威,桓门五子俱封藩镇,镇守一方,今日能与之相匹的人望大族,不过寥寥。桓氏明面与我谢氏交好,实则深忌之,叔父若接豫州,定不会让桓氏翻云覆雨,于桓氏百害无一利,桓氏定力阻之”。


“嗯,正是如此”,王彪之点头道,一面又示意刘霄继续往下说。


“然桓云刺豫州,桓氏进一步坐大,恐怕天下公心于国者皆不许,此为底线”,刘霄句句深入,直达要领,“两相争锋之下,则事不可料也。然则,如若朝廷在叔父和桓云之外,另择人选刺史豫州,既让桓氏能够接受,又让公心国事者满意,则豫州之事可解”。


刘霄很少长篇大论,一旦侃侃而论,却也有理有据,周到缜密,听得谢安和王彪之二人接连点头。


王彪之有意试试面前谢家二郎的见识,继续追问道:“以二郎之见,豫州选何人接任为好?”。


刘霄再次看了看谢安,不见他又制止的意思,于是一字一顿道:“无他,我三叔父谢万”。


谢安闻言先是一喜,继而又是一忧。王彪之则是一惊,然后面色凝重地权衡起来。


谢安对三弟谢万是了解甚深的,这个三弟虽有才气,但善自炫耀、傲然不群,真要独自镇守经营一方,担当方面之任,恐怕器识才具有所不足。不过长久来桓氏一门与谢氏交情不断,谢安了解谢万秉性,桓温未必不了解。不过,世易时移,三弟谢万身上的缺点,却成了谢家能够继续经营豫州的最大优点,这世上的事,有时候就是这般滑稽了。


“叔虎,依我看,小子之言可行”,谢安明言表示赞同,“还请叔虎还朝后细细与王爷商量,如有上乘人选,我谢家也不是非要把持豫州不放”。


后半句就是套话了,王彪之自然听得出来,谢家苦心经营豫州十数年,岂是说放手就会轻易放手的。只不过谢家掌握豫州,于公于私都不是坏事,身为琅琊王氏族人,当前形势下甚至有心促成谢家继续掌控豫州。昔日堂叔王导,之所以能辅助元帝司马睿在南渡建康后继续搭起大晋这块牌子,精髓在于大族平衡,这一点王彪之深以为然。


“安石,为何你谢家人才如林之盛呀!”,王彪之笑道。


谢安淡淡一笑,不自觉地看了看旁边的刘霄。


笑谈间天下大事已定,不等谢家丧事办完,王彪之连夜赶回国都建康,于次日面见会稽王司马昱,把和谢家商议的结果细细禀明,司马昱当即点头同意,命尚书省拟诏后呈皇帝司马聃御览。再一日,诏令出,迁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豫州刺史。


谢万于大兄谢弈丧事之后一直没有回吴兴郡,谢安已经把可能接任豫州的事情告诉了他,是以谢万一直逗留在东山谢安处。现今堂兄谢尚、嫡亲大兄谢弈两年中接连过世,谢家诸人自然为谢安马首是瞻了,眼下这个时机,事关族运,丝毫马虎不得,谢万少不得逗留下来遇事和谢安相商。


刘霄则趁回到东山这阵子,好生与堂兄谢泉、堂弟谢玄、谢琰等一干兄弟姐妹亲热了一番,不过,平辈中刘霄与谢玄最为相得。谢玄今年十七,只比刘霄小两岁,但诸如兵书战阵等学识,即便刘霄也自叹不如。更让刘霄兴奋的是,于伯父谢弈丧事的时候,他见到了后世鼎鼎大名的才女、现在的堂姐——谢道蕴,要知道,“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佳句可是流传了千年,谢家的人才,的确如林之盛。


有些事情,刘霄不得不做,俗话说种什么样的因便结什么样的果,刘霄肯下一番功夫和谢家年青一辈团聚亲热,未尝没有私心,但他最关注的事情还是朝廷对豫州人选的确定。刘霄思考了很久他今后要走的路,显然,谢万能否成行豫州,是刘霄规划中至关紧要的一环。


苦等了三日后,诏书终于来了,来宣诏的还是尚书左仆射王彪之。这回再来东山,王彪之的心情可是畅快多了,大晋的天下又复告平衡,大晋招牌下的各大高门望族又可高枕无忧,借清谈之会来显摆名士风流,哪管万千百姓,今昔何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